給一個人一條魚,你隻能喂飽他一天;教一個人釣魚,你就能喂飽他一輩子。在狼族社會裏,這樣的智慧同樣存在,狼會在小狼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不能成為一隻真正的狼,就隻能當一隻軟弱的羊了。
從幼狼與成年狼嬉戲的經驗裏,幼狼學習到它們未來可能必須承擔的領導責任,並且了解到整個狼群的未來發展,屆時都將是它們生命的重要職責。對於今天的組織或家庭而言,同樣如此。組織或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不僅僅要完成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能夠隨時擔負起責任重大的領導職責的能力,這也是一個成功組織的生存根本。
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企業,如果組織的領導者不重視成員的教育、個人價值及管理,則這個組織終將一無所有,隻有對員工進行持續教育,才能使員工有機會提高自己,促進自我發展,建立成功的典範,這些最終都將成為個人和組織難以估量的無形資產。
狼的進化史
在距今約6 500多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恐龍突然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殆盡了。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繁榮昌盛了起來。隨後的1 000多萬年的時間裏,物種的數量發生了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小型哺乳動物在生物圈中爭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屬於新生代的世界的大幕徐徐拉開之際,麥芽西獸出現了,繼而它代表的食肉動物開始了漫長的進化之路。
麥芽西獸的身形較長,但四肢很短,有五趾,它是現代食肉動物貓科、犬科、熊科、鼬科的共同祖先。它會爬樹,常以一些小鳥、小型齧齒類動物為食。而一些科學家還認為,如是蛋或者水果等,偶爾也會成為它的食物。
在始新世中期,即約4 700萬年前,麥芽西獸逐漸分化出了兩個較大的類群,它們分別是貓亞目和犬亞目。其中的貓亞目,正是現在貓科動物的前身;犬亞目則是現在犬科動物的祖先。
隨著恐龍的滅絕,生物圈中出現了兩個巨大的生態空位:體形龐大的捕食者和體形龐大的被捕食者。而空位的出現是要被填補的。
在恐龍滅絕之前,絕大多數的哺乳類動物都體形較小。而隨著新生代的來臨,麵對出現生態空位的境況,哺乳類動物都紛紛開始了向更大體形的進化。在這場“變大”的進化之爭中,被捕食者——食草動物搶占了先機,它們最先得到了發展。以始祖馬為例,它最初隻有狐狸的大小,而在幾個世紀的進化後,它們發展成了體形高大的現代馬。
在被捕食者的體形得到發展後,捕食者的體形也日益在發生著變化,它們變得越來越大。當然,這種變大並不是無節製的,自然界中任何物種的生存都要遵守自然法則。
始新世晚期,犬亞目也開始了分化,並第一個分化出了犬科,以黃昏犬為標誌。黃昏犬代表的是西方的狗,它的出現拉開了犬亞目動物時代的大幕。作為犬亞目的最先分化物種,黃昏犬不但是犬亞目分化的關鍵種,同時也是犬科動物最先分化的三個分支之一。
較之祖先麥芽西獸,犬科動物的體形大了許多。它們的身體柔軟且健壯,有著長長的尾巴,帶趾墊的足和較短的吻,很像現在的狗或狼的樣子。它們既善於奔跑,又有著很強的攀爬能力,這些也是優於麥芽西獸的地方。它們是真正的趾行動物。而作為食肉動物,它們的聽覺和嗅覺也得到了進化。
在進化過程中,犬科動物共有三個分支(即犬科的三個亞科):今犬亞科,古犬亞科和Borophaginae亞科(類似鬣狗的犬科動物)。上文提到的黃昏犬就屬於古犬亞科,此分支有過一段繁盛時期,它包含了體形較大的食骨者(類似鬣狗)和體形較小的食腐者(類似郊狼)。
距今2 300萬年的中新世時期,古犬亞科相繼滅絕了,Nothocyon和Leptocyon兩類作為幸存者存活了下來,但它們分別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進化,成為了之後的Borophaginae亞科和今犬亞科。
Borophaginae亞科的前身是距今1 600萬年前的Nothocyon中的湯氏屬。短臉,強有力的下頜骨和碩大的體形是這類動物的特征,它們有著介於鬣狗和狗之間的外觀。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它們和熊狗生活在共同的空間裏,它們間發生過激烈的生存競爭。最終,它們取代了熊狗的生態位,相應地熊狗滅絕了。在特征上來看,盡管湯氏屬和今犬亞科動物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但它們並不是相同的種係。
在距今約1 0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Borophaginae亞科動物逐漸衰退,同時Leptocyon——一類體形較小的古犬亞科動物得到了良好的進化機會。Leptocyon的體形類似於狐狸,在後來的發展進化過程中,發展成為了今犬亞科。之後,今犬亞科進一步進化,於是便出現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種類繁多的現代犬科動物。
對於現代犬科動物的起源地人們至今仍爭論不休,一些人認為它們起源於美洲大陸的西南端,並在不斷演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大陸橋輻射到歐亞大陸,然而,這卻遭到了另一些人的否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新舊大陸動物的相互輻射和影響都是在有大陸橋的參與下完成的。
對於現代犬科動物來講,它們進化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它們具有牙齒結構。它們的牙齒具有著剪切和研磨的功能,正因為如此,它們有著較強的捕食和攝取能量的能力。
在約800萬年的中新世晚期,以狼、豺和狐狸等為代表的犬屬動物,第一次出現在了亞洲。當然,進化還在繼續,這時的狼還並不是現在的狼。隨著物種的不斷進化,在之後的時間裏,狼也曾相繼在美洲和歐洲出現,其中一些後來發展成了現在的紅狼和郊狼。
此時,進化還沒有到終點,文章的主角——灰狼——犬科的最良物種還沒有出世,它的基因仍舊在最優地組裝進程中。而一旦時機成熟,它就將會以真正的終極殺手身份出現。
在500萬年前(上新世)—180萬年前(更新世)的這段時期內,非洲和南美洲出現了犬科動物,並展開了它全世界範圍內的大量繁衍。正是在這一時期,郊狼和紅狼來到了地球上,但它僅在北美地區生活。受著體形較小的限製,它沒有能力去獵食大型獵物。而通常我們所說的狼,指的並不是它們,灰狼是我們所認為的強者。
更新世晚期,一種赫赫有名的狼問世了,它便是恐狼。恐狼能名揚天下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體形,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物種的競爭中,它存活了長達420萬年之久。因為這樣,恐狼可能是在灰狼之前,人類唯一麵對過的一種“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