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狼的迷思(1 / 1)

豺狼是凶惡的!這種觀點存在於眾多文明之中。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人們對狼如此畏懼?一種解釋是:在基督教教義中,羔羊代表著基督,狼以羔羊為獵食對象,自然而然地人們就將狼當成邪惡、恐怖的象征。

當我們認為一種東西是善的,定然將其對立麵看成是惡的,於是,狼成為一種文化的犧牲品——因為它是羔羊的敵人。

除了信仰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外,對狼的畏懼還源於一種現實原因:狼與人類的需求如此高度相似,彼此在食物和生存空間上存在著持續性衝突。狼也許是與人發生正麵衝突最多的動物之一,它像狗,卻無法馴服。這種爭鬥如此頻繁,其糾葛如此錯綜複雜,以至於某種恐懼感始終彌漫於整個曆史進程中,也因此創造出許多關於狼的傳說來。

“狼人”就是從人類對狼的幻想中衍生出來的一種怪物。在早期歐洲人眼裏,“狼人”是一個擁有魔鬼撒旦般特質的冷血殺手,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其捕殺的對象。如果有人被視為“狼人”,他將會遭到最無情、最殘酷的折磨,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即使隻是被人視為擁有狼的某些特質,也會被眾人認為是魔鬼附身。

這種對狼的恐懼,以神話和童話的形式不斷流傳。在《格林童話》中的“小紅帽”,常常被借以警告初嚐禁果的少女。故事中小女孩與野狼交談的過程,代表了“小紅帽”一步步走向墮落的生命路途——狼始終是一種邪惡的象征,代表著引誘人類墮落的惡魔。

出現狼的蹤影,如同出現惡魔一般可怕。與對狼的恐懼相對的是複仇——對狼的圍捕和屠殺。早期歐洲人捕捉到狼時,往往將其吊在木樁上,澆上油點上火活活燒死;或者用鐵絲將狼嘴緊緊捆住後將其釋放,任其餓死荒野……

愛恨交織,一方麵是恐懼和仇恨,另一方麵卻是愛和敬仰。狼的傲人特質——獵者般的狡黠、戰士般的勇猛為歐洲貴族所尊崇。於是飼養野狼風行於中世紀,許多王室貴族將在宮廷內飼養狼視為統治者顯現權勢和威嚴的象征。在美洲,印第安人對狼的勇氣、智慧和不可思議的狩獵技巧充滿了敬畏,他們以身披狼皮的方式,祈禱狼靈附身,得以繼承狼族偉大的技巧與能力……

對於狼,人們陷入了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