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1 / 2)

華夏大地,西北蠻荒之地,蒼茫山自古便屹立在這處地界群山萬壑之間。

蒼茫山通體峭壁斷崖,奇峰怪岩,天地間日月交替,江河輪轉,卻始終不改它的蒼莽本色,抬眼望去,山勢峻奇,峰棱尖銳,山風從旁刮過,便是驚起一陣嗚嗚厲嘯,如狼嚎,似虎吼,讓人心顫不已,卻是宛如一位豪情蓋天的大漢放聲長嘯,怒斥那蒼天無眼,地獄無門,徒留這淩亂人世間輪回不盡,經受無數苦難的萬物眾生。

在這山下二十裏外,有一座小村落,日頭落山時常可觀得火紅晚霞,祥雲如練,美不勝收,故而過往村落曾有個名頭叫“落霞村”。這小村正中心有一座祠堂,裏麵香火鼎盛,人來人往,焚香祭拜,供奉著一位遠古得道大聖,明霞祖師。村裏人自來一念虔誠,無不信奉那大德祖師。

後來歲月漸久,村民無災無難,平安度日,也不知是過了多少年,都漸漸習慣了這種安逸和順的日子,人心有所思,一則感念老祖庇佑之德,二則村名當中“落霞”之稱似乎與老祖名諱那“明霞”二字相衝,大為不吉,因而後人都將村落改稱“明霞”。

據村裏老人傳說,這老祖乃是遠古之時有名的慈悲大仙,心懷善念,普度世人。一日,在九天仙界自家居所,碧華洞府之內召集門徒講道傳法,授那明心見性的無上道理,時過三日,忽地心血來潮,掐指細算,大驚,便得知在塵世間華夏西北之地竟出一混世妖孽,術法通天,殘殺無數無辜生靈,心知眾弟子無人可治,遂決意親下凡塵,要除此孽障,還眾生一個安寧。

遠古之際,華夏大地禮樂未成,文明禮數尚處在將有未有之時,各部族之間戰亂頗多,征伐不休,人們活在水深火熱,痛苦不堪的亂世裏,人心思定,是以都盼望這茫茫人世能出一教化眾生,拯救亂世苦難的賢聖之人,而在華夏西北這片廣袤浩大的土地上,此番情形更是嚴重無比。

當時邊陲生靈尚未完全開化,茹毛飲血,生性勇悍,多有擄掠殘殺,行凶廝打等諸般不義之舉,便在此時,這處地界出了一禍世大妖,禍害生靈,殘忍嗜血,甫一出世,便鬧得人心惶惶,恐懼不已,紛紛東躲西藏,到處逃竄,浩瀚西北,竟成了一處血腥暴虐的人間煉獄。

明霞老祖下得凡塵,眼中所見,盡是淒切悲慘事,心中頓時如有濤怒浪卷,徑自掀起軒然大波,懊悔自己晚來一步,沒能及時收服妖物,遂令凡塵苦楚不盡,罹難方多,悲憤填膺之餘直接趕赴大妖肆虐之所,也不說話,便施起法力與那混世妖孽鬥了起來,他深知這妖身懷異術,等閑之輩不是敵手,心道不可輕視,遂盡起全力,出手毫不留情,鬥得三日三夜,最後趁其氣力不濟,方以厲害道法降伏於他。

不料而後萬般手段攻下,隻能重傷妖孽,竟是無法取其性命,思慮良久,卻是決意將這大妖封壓在北海之底,以地心烈火煆千年寒鐵為鎖鏈,加持上重重道術,穿妖孽琵琶骨,令其再不能變化逃脫,囚困海心,生生世世,不見天日。

如今相隔萬載歲月,世人心中依舊視北海為冤鬼肆虐,陰魂遊蕩,凶禽荒獸在所不盡的奪命之所,幾乎無人願踏入一步。

時人逃得大難,再三拜謝,感激明霞老祖救命大恩,再生之德,於是便將這段事跡廣為傳頌,世世相承,代代流傳,萬載之下,猶自不息。

※※※

正值盛夏,天際驕陽似火,一陣稍顯涼意的微風拂過,撥亂發絲,炎炎日頭卻似炙烤得更加激烈。

明霞村通往野外的一條土道之上,幾個約模十一二歲的少年追逐嬉鬧,搭眼一看,卻是一個身材瘦削,個子稍矮,皮膚顯是被烈日曬得黝黑的小孩兒在追趕前麵幾個。

這小孩兒嘴唇微微翹起,氣憤已極,一雙很是明亮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緊盯著前方,目光所及,卻是前方個子明顯要較他為高的那俊秀少年右手上高高執起的一本破舊書籍,大聲叫道:“小葉子,快把書還給我,要不我就告訴村長葉大叔去!”他小嘴兒氣得鼓鼓,看上去頗有幾分可愛。

前頭那個叫“小葉子”的俊秀少年停住了腳步,臉上滿是笑容,高舉書冊的右手微微一頓,便縮了回來,將那書抖了抖,雙手各拉住一麵,故作氣憤道:“小焉,我說過多少遍啦,不要小葉子、小葉子的叫,我又不是沒有名字!再敢這麼叫,我就把你的破書撕了!”說罷便作勢欲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