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一邊倒退著往外走,一邊對著門裏麵喊著“別忙了,李家媳婦,我們下次再來吃,我們先走了啊”。
老趙剛關上門轉身,路上便有人打招呼,嚇了老趙一激靈,老趙媳婦抱著孩子的手也開始露出用力的青筋。
“喲,老趙,你們在這裏幫忙啊”
“對啊對啊,李寡婦會點醫術,尋思著來看看”
老趙強裝鎮定,上前遞了根煙,笑著說道。
村裏人淳樸,也就沒有多想,二人又寒暄了幾句,待人走後,老趙急匆匆拉著自己媳婦往家跑去,胸口的玉牌斷斷續續的散發著紅光,依稀傳出女人的笑聲,但沒人注意。
回到家後,老趙二人趕緊簡單弄了點吃的對付幾口,然後迅速收拾了幾個煮熟的雞蛋和水,抱著孩子向村西走去。
約摸晚上八點左右,二人終於來到了白雲山下,看著山上隱約可見的道觀一角,老趙明顯鬆了一口氣,將家裏帶的雞蛋吃完後,二人開始上山。
然而才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老趙看見一個年過古稀的老道站在不遠的石頭上,似乎在等什麼人。
隨著老道的招手,二人快步上前,不等老趙開口,道人開口說道
“唉,本是善緣,卻造了孽啊。”
老趙二人一頭霧水,老道明顯沒給插話的機會。
“將孩子和玉給我吧”
老趙一聽,自己明明什麼都沒說,可眼前這老東。。。道士好像什麼都知道了一樣。
皺著眉頭將懷中的玉拿出和孩子一起遞給道人。
在得到道士肯定能救好的答複後,老趙媳婦明顯鬆了口氣,連連道謝,說完就要跪下去,但卻被老道士急忙扶住
“受不起,受不起”
“既如此,你二人便回吧,這孩子暫時放我這裏”
老趙見老道一臉平淡,著急的拉著媳婦回頭就走,生怕待久了被老道士看出什麼。自己身上可還背著人命呢。
老道望著手裏的血色的玉牌,看著下山的二人喃喃自語。
“可惜,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
搖搖頭,老道抱著孩子向山上道觀走去。一輛班車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由於路不好走,感覺車身隨時都會散架一樣。
車內,趙玄冥坐在窗戶邊上,右手不斷撫摸著胸前的吊墜,一身白衣梅花點綴,金絲眼鏡反射著窗外的景色,眼鏡後方的瞳孔透露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滄桑,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和車上的所有人格格不入。隨著窗外的風景變換,趙玄冥的思緒飄向遠方。
那是和老道一起,堪稱玄幻的一些年。因為不相信老道教給自己的掄語,和老道吵的麵紅耳赤。最終被老道拉著非要去見見掄語的作者--恐子。
趙玄冥信了,並對掄語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於是開始了跟著恐子學習的日子。
[左拳頭為“仁”
右拳頭為“禮”
配劍名“德”
配弓名“理”
以德服人
以理教人
三千弟子
七十二堂口
闖遍春秋十數國
公侯子爵皆避之
天南地北都為敵
罷黜百家扛大旗
鬼背一開天地失色
打到世上無仙神
打得仙帝自斷仙凡通道
就是為了擋住他--
流傳萬世的至聖先師
恐子
那些年,也許過了幾百年,一些奇怪的知識被灌進了趙玄冥的腦子,趙玄冥作為弟子跟著恐子一路降妖除魔,不對,是傳播儒教思想。
仁胸:通過不斷的訓練和戰鬥,胸前的肌肉
隆起一個仁字。
所以古代儒家弟子見麵會互稱“仁胸”,逐漸
演變成“仁兄”。
德背:通過不斷的訓練和戰鬥,背部的肌肉
隆起一個德字。
才肩:通過不斷的訓練和戰鬥,肩膀的肌肉隆起一個才字。
所以賢人的基礎標準是“仁胸德才肩背”,後世演變成“仁兄德才兼備”。
恐子日:“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膜,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途矩。”
三十而立:三十個人才配讓我站起來打。
四十不惑:要是四十個人,我衝上去打,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五十知天命:要是五十個人會被我打得以為遇到了他們的天命。
六十耳順:要六十個人在我耳邊說好話我才能消氣不打了。
七十隨心所欲:要是70個人圍攻我,我就能隨心所欲亂殺了。
。。。。。。
趙玄冥:老師,何謂“以德服人“啊?是因為老師的配劍名為“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