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隻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奶奶,您這是幹什麼呢?”“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磨針?”李白更加奇怪了,“這麼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對呀!隻要有恒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偷懶。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二十二,似順
事多似倒而順,多似順而倒。有知順之為倒、倒之為順者,則可與言化矣。至長反短,至短反長①,天之道也。
荊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日:“陳不可伐也!”莊王日“何故?”對日:“城郭高,溝洫深②,蓄積多也。”
寧國日:“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田成子之所以得有國至今者,有兄日完子,仁且有勇。越人興師誅田成子,日:“奚故殺君而取國?”田成子患之。完子請率士大夫以逆越師,請必戰,戰請必敗,敗請必死。田成子日:“夫必與越戰可也。戰必敗,敗必死,寡人疑焉。”完子日:“君之有國也,百姓怨上,賢良又有死之,臣蒙恥。以完觀之也,國己懼矣!今越人起師,臣與之戰,戰而敗,賢良盡死,不死者不敢入於國。君與諸孤處於國,以臣觀之,國必安矣。”完子行,田成子泣而遣之。
夫死敗,人之所惡也,而反以為安,豈一道哉!故人主之聽者與士之學者,不可不博。
尹鐸為晉陽③,下有請於趙簡子④,簡子日:“往而夷夫壘,我將往!往而見壘,是見中行寅與範吉射也。”鐸往而增之。簡子上之晉陽,望見壘而怒日:“嘻!鐸也欺我!”於是乃舍於郊,將使人誅鐸也。孫明進諫日:“以臣私之,鐸可賞也。鐸之言固日:‘見樂則淫侈⑤,見憂則諍治⑥,此人之道也。今君見壘念憂患,而況群臣與民乎?夫便國而利於主,雖兼於罪⑦,鐸為之。’夫順令以取容者,眾能之,而況鐸歟!君其圖之。”簡子日:“微子之言,寡人幾過。”於是乃以免難之賞賞尹鐸。
入主太上喜怒必循理。其次不循理,必數更,雖未至大賢,猶足以蓋濁世矣。簡子當此。世主之患,恥不知而矜自用,好愎過而惡聽諫,以至於危。恥無大乎危者。
①至長反短,至短反長:高誘注:“夏至極長,過至則短,故日‘至長反短’。冬至極短,過至則長,故日‘至短反長’也。”
②溝洫:中國古代用以除澇的排水溝道係統。小的稱為溝,大的稱為洫,統稱溝洫。這裏指護城河。
③尹鐸:趙簡子家臣。
④趙簡子:即趙鞅,春秋末晉國正卿。晉定公十九年,襲擊護送糧餉於範氏的鄭兵,大勝。他戰勝範氏,中行氏後,擴大封地,奠定此後建立趙國的基礎。
⑤淫侈:淫逸,奢華。
⑥諍:通“爭”。
⑦兼:兩倍。《舊唐書·王及善傳》:“守無兼句之糧”。
事物的發展往往是倒後接著是順,順後接著是倒。能夠知曉順為倒,倒為順,二者可互相轉化的,那就可以和這人談論天理之道了。夏至這天白晝最長,但過了這一天,便會慢慢回返到白晝最短,冬至這天白晝最短,但過了這一天,便會慢慢回返到白晝最長,這就是天理之道。
楚莊王想要攻伐陳國,派人去視探情況。派去的人回來說:“不能攻伐陳國啊!”楚莊王問:“為什麼不能攻伐?”那人回答道:“陳國的城牆很高,護城河很深,國內蓄積豐富。”
寧國說:“可以攻伐陳國。因為陳國是一個小國,國內蓄積豐富,就說明賦稅多剝削重,這樣老百姓就會怨恨統治者!雖然城牆高,護城河深,但民力己疲憊不堪!舉兵攻伐,是可以攻下陳國的。”楚莊王聽從了寧國的建議,舉兵攻伐,於是陳國被楚國攻亡了。
田成子之所以能據有齊國直到現在,是因為他有一個哥哥叫完子,完子不僅仁德而且驍勇。越國舉兵責問田成子:“你為何要殺死齊國國君而竊取國家?”田成子對這事很憂慮。完子請求田成子讓他率領士大夫去迎戰越兵,請求田成子一定要讓他出戰,出戰時允許他打敗仗,打了敗仗時允許他一直戰死。田成子說:“你一定要同越兵交戰可以,隻是我對交戰必敗,敗後必死的請求,疑惑不解。也因此死了許多賢良之士,沒有死的也深感恥辱。”完子回答道:“你據有了齊國,百姓怨恨你。也因此死了許多賢良之士,沒有死的也深感恥辱。在我看來,舉國上下己人心惶惶,現在越人舉兵攻打齊國,我率士大夫與之交戰,出戰時故意打敗,這樣國內的賢良之士都死了,即使有沒死的,也不敢回到國內,你就跟死難者的後代居於國內。在我看來,國家必定會平安無事。”完子率兵出發,田成子哭著為他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