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這上下兩本前後寫了我四年,講出去都讓人笑話吧?

最早最早隻是單篇春節賀文,然後隨興挑選一個一個節日寫下去,真的要到有出書的打算,才開始認真考慮比較有邏輯和整理性的方向。一直到這時候,那對囉嗦的妖狐和飼主才有點影兒。

出商業版的時候,為了使原本各自分散獨立的十二個故事有關聯,每篇額外加上了前後導引,加上序章尾聲自成一主題。

如有讀者覺此畫蛇添足田某也無言以對,如果可以,請將就著當成第十三個故事來看。曆法上農曆一年十二個月,為平衡每個月累積下來的天數不足,每十九年中有七個閏月,可以想成所謂的第十三個月是由每月多餘的日數累積而成。如果大家覺得詭異,就拿這多出來的第十三個故事當閏月好了,無論數字上或來由都很符合。呃……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說服自己的。

寫這一係列時,身邊發生了許多奇跡,最大的奇跡發生在我第一次把故事集結起來準備補齊十二篇的時候。當時在鹿港所受的震撼今日憶起依舊讓人頭頂顫抖到腳尖,就像個初次進廟宇跪拜的孩子一樣,突然知道了泥塑木雕的不隻是偶像,那是流傳在我們血脈和文化中的、我們祖先的靈魂和所謂的神明。說來不怕笑,在寫這些故事的期間,我真的變成了迷信的人。就算受的是完整正統西方科學教育、整天在實驗和計算中意圖操縱和理解生命,即使最後加寫四萬多字的期間我人已身在一個沒有信仰沒有春節的國家,我知道祖先的神明禮拜的神明們還是照護著我,他們在幫助我完成這個故事。

以上感想出自於一個把神祗節慶都惡搞遍的不肖徒之手著實可笑,可是本係列寫到最後我已經有種使命感,很自不量力的希望能藉由市井玩物傳承宣揚些什麼。於是我堅持在每篇文章前加上原始傳說,或許有一天哪個讀者臨時要講節慶故事時會隨手抓起來做參考,那我就俯仰無愧於被我侮蔑的神明們了。

寫商業版時加了不少東西,為了加強故事性和合理性,許多故事原有的靈氣似乎都被腐蝕了點。田某跪請神明和所有讀者見諒,若這些因應流俗的包裝能讓多一點人對傳統習俗和文化起興趣,也不算太壞的事。同時愧然承認,文章中有許多細微的資料被我以“影響讀者理解、妨礙故事進行”的理由刪去。例如說古人姓、氏、名、字在稱呼使用上的差別,還有嫦娥最早不叫嫦娥叫桓娥……等等,這些就留給對曆史文化有興趣的同好們去考證了,請容許我們家偷懶的白狐為了讓故事好講而使用當代習慣版本。

除去諸路神明之外,《合理的傳說》還有很長一串俗世感謝名單——感謝我的高中同學麗如提供的數據、分析和校對;感謝學姐陪我上圖書館;感謝水大替我讀完全篇後細細的修稿建議;感謝cam陪我用最通俗的方式研究劇情。還有我不知道該怎麼紀錄其名的前死黨,某些篇章是由你而來的,是你給我的靈感產生這些故事。當然還有提供白狐部分最關鍵點的灰幻……“我也是”。

其餘功不可沒的,就是網絡上一路支持我過來的、我認識或不認識的網友們。治水等三個故事,是因為異人論壇上小蘭一句“來寫大禹治水吧!”而誕生,另外還有很多很多來自各方的鼓勵幫助我走過這四年,讓我有很多修正的空間。即使隻是短短的一兩句響應也好,真的很謝謝你們。還有寫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何占豪、陳鋼兩位先生,寫黃河大合唱的洗星海和光未然先生,這兩部經典提供了本書中很多很多感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