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龍帝後裔可封王。但對於異姓,最高就是公爵。當初天下穩定,龍帝封了十個國公,一百個郡公,一千個縣侯、一萬個鄉侯。伯爵、子爵、男爵更是多如牛毛。
但是,一來大興朝疆域遼闊,這麼多勳貴散布各地顯得稀少。二來,這些爵位,全部都是世襲降級製。每一代便向下降低一級爵位,七代後便淪為平民。
可想而知,征戰天下時建功立業容易,有爵位者數不勝數。但到了近四百年後的現在,當初的勳貴大部分都淪為平民。和平年代,想要建功立業,可不容易。平均一個王在位期間,封爵者超不過十指之數。
因此,若是想保存家族不衰,唯有四種途徑。第一,詩書傳家,科舉入官場。第二,軍人世家,傳承武略。第三,兼並土地,土財流傳。第四,進入商業,合法繼承財產。
大財主的路子,雖然曆朝曆代都是最重要的選項,但如今大興朝複員遼闊,人煙稀少,貧者亦有土地。買土地,隻能保持家業存留。想發展壯大,非得行商賈之事,速度最快。
因此,在大興朝,隻要積蓄些銀兩,有膽量的人都會投資商行,做些買賣發家致富。土地有眾多的奴隸開墾,一分錢不要。
當然了,如今詹家家主,詹如玉的爺爺絕對不是平民。相反,老頭子是上議院的議員,更是西域王親封的縣侯。
莫要看縣侯聽起來不怎麼樣。如今大興朝,國公隻有兩人,一者三十多年前抵禦白鬼入侵,二者鎮壓黑鬼叛亂。都是屍山血海的拚殺,立下赫赫戰功,才得到至高爵位。郡公貌似隻有二十多,大部分是官僚階層,皇族王族見了都得客客氣氣的。縣侯,一般就是商賈能取得的最高榮耀了。
當然,這些都不包括龍帝後裔,他們是另一套係統。
詹府占地數頃,在這寸土寸金的王都中,竟建了座氣勢恢宏的莊園,家族實力可見一斑。
一條街,都是詹家地界。在青石鋪就的路上行了許久,才見到詹府大門。
門前兩座石獅子,威猛高大,足有一人多高。朱紅色大門一扇便有三米左右,高約四米。單單門檻,便讓人望而生畏。
名門世家,還沒進去,寧戰便感受到它的底蘊。
像龍鵬家裏,雖是侯爺,尊貴的很。但到底偏居鄉鎮,遠遠無法與大興朝的大型跨國公司家族比擬。
“公子。”詹如玉下了轎子,見情郎駐足不行,以為他有些畏懼,便開口道:“你先隨我進府。下人們必定不敢阻攔。其他等父親大人回來再應對。”
“嗯。”寧戰頷首。
果然,進門時,門房見是小姐,二話不說,即刻放行。
詹家曆史源遠流長,親戚眾多。
主家原本在中原的蘇州,百年前才遷到巴格達。各係旁支分派不同區域,發展產業。所以巴格達詹府的人雖然不少,卻也沒有寧戰想象中一大家子擠在一起的局麵。
家族固然有嫡庶區別,貧富差異,但府中有私塾,統一授課。學生優良者或科舉,或安排到明月樓等商行裏做工,並無一人清閑。
詹如玉這一係,爺爺是家主,領了縣侯爵位,又領了議員名頭。最近數年年老體衰,便放開手腳,讓一幫孩兒執掌家業,競爭家主位置。
詹家、王家、孫家,還有其餘幾個小雜魚,就是明月樓這個跨國公司的股東。詹家作為大股東,基本都占據董事長的職位。而這職位,一般也是有詹家的家主擔任。眼下詹如玉的爺爺,就是元老會的領袖。
詹如玉的父親就好比明月樓連鎖店的總裁,身具董事會成員與明月樓職員兩層屬性。和其他弟兄、其他董事會成員,時刻處於競爭狀態。詹父剛剛擔任主事人,還未徹底服眾。
為了擺平內部爭鬥,就需要發展明月樓。詹父便想出與萬通行聯姻,借助其優良的物流能力,盡快鋪設分店,早日將大興朝各地域覆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