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大唐貞觀年間,中原和北方突厥的戰爭正十分緊迫。然大唐休養生息了多年,兵強馬壯,加上李世民調兵遣將,用兵如神,突厥漸然有敗陣之勢。

西突厥突利可汗派來了使臣,說要投靠大唐,永世不與大唐為敵,並且願意和大唐聯手,逼西突厥頡利可汗就範。

關於此事,李世民星夜召見太子承乾及各位股肱大臣在甘露殿商議。

長樂、豫章二位公主亦是趁此夜色偷偷潛進了甘露殿,躲在屏風後邊,悄悄地聽著。

屏風很厚,聲音聽不真切,兩個女孩都將耳朵貼近屏風,屏住了呼吸。

隻聽得李世民問道:“如今突厥即將敗陣,可是突利這個時候卻來投靠。諸位說說,朕到底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幾位大臣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突然,裴寂發表了見解:“陛下,老臣以為,突厥人詭辯異常,不守信用,此番求和,必定是緩兵之計,恐怕有詐,陛下不可輕信!”

“又是裴寂這個倚老賣老的家夥!真討厭!”長樂公主在屏風後小聲嘀咕發起了牢騷。

“噓!姐姐,別出聲,小心被發現。”豫章公主拽了拽長樂公主的衣袖,用更小的聲音說道。

房玄齡表達了不同看法:“臣倒是覺得突利確實是頂不住了,此番投靠,也在情理之中啊!”

李世民略微點了點頭,又看到太子承乾若有所思,便問道:“朕想聽聽你的看法,你說朕該怎麼辦?”

“兒臣以為,”承乾答道,“父皇應該接受突利可汗的投誠。一來,東西突厥雖本出一家,但彼此之間的矛盾確實不少,突利這也算是明智之舉;二來,如果他真是有心求和,我大唐卻不接受,會有失大國風範,反之若我們接受,則打敗頡利指日可待;三來,如果突利確實有詐,我大唐兵強馬壯,也未必怕他。”

李世民微笑著點了點頭。諸臣又紛紛發表了些零散的見解……

屏風後麵,兩個女孩聽得入了神,沒成想一不小心打翻了什麼東西,弄出了很大的動靜。

太子承乾首先警覺起來,喊了一聲:“誰!”,一個箭步衝到了屏風的側麵。而此時李世民正用犀利的眸子注視著那道屏風。

兩個女孩慌得不得了,隻一個勁兒地搖著頭、擺著手,讓承乾千萬別說。

李世民見承乾猶豫了半晌,便輕描淡寫地問了句:“怎麼了?”

承乾隻好掩飾了一下:“沒什麼,父皇。就是兩隻小貓,不知怎麼就進了甘露殿,還驚擾了聖駕。”說罷,便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

“兩隻貓?”李世民哂笑了一番,衝著屏風的方向喊了聲,“出來吧!”

過了半晌,兩個女孩慢悠悠地出來了。穿著絳紅衣裳的是長樂,穿著天藍衣裳的是豫章,兩位公主都低著頭,一副犯了錯誤等待受罰的樣子,可憐兮兮的,好不可愛。

李世民忍住了笑,故意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審訊一般地問:“你們兩個小丫頭,不好好在你們母後身邊呆著,跑這兒來幹什麼?”

“我們……”豫章想要解釋,卻不知這話該怎麼說了。

“父皇,您應該接受突利可汗求和的,為什麼要猶猶豫豫?”長樂揚著小臉,質問了李世民一句。

“朕有猶猶豫豫嗎?小姑娘家家的,懂什麼!”

“誰說我不懂!麗質從小聽母後講先輩的故事,外祖父長孫晟就是平定突厥的大英雄。草原十八部貌合神離,彼此之間誰都不服誰,所以當年外祖父采取了遠交近攻、分裂突厥的策略,不動甲兵,可安天下。而今的情形與當年也有相似之處,突利和頡利早就各建旗號,分而治之了,如今突利可汗主動求和,有如此契機,可讓我大唐天下太平、八方來朝,父皇怎能錯過!”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又說道:“懂還是懂點兒……這樣,朕就恕了你私闖甘露殿、偷聽朝政的罪過。夜深了,快回去吧!”

“父皇……”長樂又想說些什麼,卻被豫章拉住了衣袖。

豫章輕輕勸了句:“姐姐,咱們走吧。”長樂努了努嘴。

兩個女孩行過了禮,就退到了大殿門口,李世民目送著兩個女兒離開。

忽而,長樂又驀然回首,望了太子承乾一眼,嫣然一笑,嬌羞地說了句:“父皇,太子哥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承乾聞言,回頭衝她樂了樂。

李世民斂了嘴角邊的笑,故意嗔了她一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