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誌婭把身體輕輕靠在副駕駛位置上,頭也依在上麵,很想眯一會兒。車窗外刺眼的陽光從擋風玻璃穿過讓她怎麼也睡不著。其實她內心很忐忑。上午快十二點的時候接到縣委組織部電話,通知她下午兩點半,部長約她談話。中午在鎮政府夥食團匆匆吃了點飯,給鎮長張永建打了個招呼,就叫上駕駛員小王往縣城趕。她拿出手機一看時間---12:32。還有將近兩個小時,於是又把眼合上,但腦子怎麼也休息不下來,她索性把車窗搖下,一股秋天的涼爽混雜著夏天的微熱的風席卷而入,發出轟轟的聲音,把她的短發吹得豎立起來了。她一下就興奮起來,內心也平靜了許多。田壩上白花花一片,密密麻麻分布著農民們蓋的塑料大棚。因為正是中午吃飯時間,加之天氣還有夏天的餘威,很難看見有在田間做農活的人。汽車在沿山公路上奔馳。雖然是初秋,山上的樹子還如夏天般茂盛,但葉子略有下垂的意識,偶爾還掉下幾片,被風吹到公路上,靜靜的躺著。
喬誌婭不知道組織部怎麼會突然約她談話,而且電話裏還沒有告訴什麼事。以前去過幾次組織部,每次都是提拔,難道又要高升了?她暗自想道。管他的。
北永鎮是個多山少壩的鄉鎮,一萬五千多人,以農林業為主。前幾年雖然舉國上下都在熱氣騰騰的大力發展經濟,招商引資,鎮上幾屆黨委政府也北上南下的跑了幾圈,有個把投資商也來看過,但都因為離城太遠,交通不便,最後都沒留住。還像是一塊沒開墾的處女地。喬誌婭當了書記後,感覺如果再不發展經濟,就真的要落後了,最後帶起黨委政府所有班子成員又出去學習,考察了一轉,決定因地製宜發展特色農業。首先發動群眾投工投勞;跑縣上,市上的交通、城建、財政等部門爭取資金、項目,終於把場鎮通往縣城的一段沙石路改造成了水泥路。然後又到縣市農業等部門請專家指路,在李家大院村,以種植大棚蔬菜、花卉為基礎,發展特色農業,進而發展生態觀光農業。通過李家大院村的示範作用,帶動其他村發展。
汽車正在經過的地方正是李家大院村。
喬誌婭十三年前師範校畢業後毅然辭掉分配給自己的小學老師工作,被招聘到北永鎮當工作人員,從政府辦一般人員到副主任,到財政所長,再到副鎮長,四年前當選為鎮長,兩年前被任命為黨委書記。她很熟悉北永,這裏的一山一水閉著眼睛她都能知道哪裏有個溝,哪裏有道坎,張家房朝東,李家屋向南。她很熱愛北永,這是她揮灑汗水的地方,更是她青春的見證,也使她從妙齡少女變成了已過30的少婦。
汽車快要過北永鎮界邊,喬誌婭又看看時間,心想兩點半前趕到組織部應該沒有問題,她讓小王開慢點,她想多看看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一草一木。於是她把車窗完全放下,吹進來的風更大,把衣領都吹立起來了,白色的襯衣鼓鼓的,她習慣性的把被風吹開的上衣往攏拉了拉,深深呼吸著肆意灌進來的散發著泥土芳香與花香的風的味道。
組織部的辦公室在政府大樓三樓的南麵,從大樓的中間上去,向左拐,行道的兩邊都是組織部各股室辦公室,再往裏走就是副部長的辦公室,部長的辦公室在最裏間。喬誌婭下車後,讓司機小王把車停在南麵的停車場,自己從中門徑直而上,偶爾碰到縣上的領導,熱情的招呼。
幹部股在部長辦公室斜對麵。股長蕭昌劍是個30左右的帥哥,看見喬誌婭進來,熱情的招呼道:
“喬書記,請坐。”
然後趕緊拿出印有“中國銀行”字樣的紙杯,在熱水器上接上冷熱混合的純淨水,放到進門左手邊靠牆長沙發前的茶幾上。
喬誌婭趕緊把隨手的黑色手提包放在沙發上,去虛接茶幾上的水杯,微笑著連連說謝謝,一並坐了下來。
沙發上還坐著兩位,一位是平樂鄉黨委書記黎洪剛,一位是縣委辦副主任兼縣委王書記秘書汪橋升。看見喬誌婭進來,相互打了招呼,並把屁股摞了摞,滕出個位置。
“對不起,我們辦公條件差,把各位領導擠到了。”蕭股長笑著說道,邊說邊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拿起自己的鋼化玻璃杯,看看窗外,輕輕甲了一口,放下。拿起桌麵上的《幹部任免表》看了看,然後拿過一張紙輕輕蓋住,笑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