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曹景行:如何做一個有思想的人(2)(1 / 3)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了承受力很重要,也許這個承受力也不是憑空來的。所以碰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就把它作為增加自己承受力的一個機會,也許慢慢你會麵對更大的挑戰。

觀眾:社會上對您有一個稱號說是“師奶殺手”,比較深入人心,您的《時事開講》還有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等節目我平時都看,但很多節目滲透不到內地去,內地更多是一種選秀的節目,像您說的是體製上的限製還是市場競爭末位淘汰製?這種節目隻能在香港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才能夠生根發芽?

曹景行:實際上我的節目主要的觀眾是男性,甚至有些師奶抱怨他的老公晚上11點鍾不睡覺,是男性。

在媒體的環境中,會有一個分的層次。看見鳳凰衛視的人跟看央視的不那麼一樣,跟看地方電視劇的不那麼一樣,往往是學曆比較高、比較忙,在那個時候互聯網不怎麼發展,沒有那麼多資訊來源,所以當時做成功了,或者說我們把時事評論這一塊做出來了。

到目前為止時事評論仍然有相當的重要性,新聞評論實際上這幾年是越來越多不是越來越少,也證明我們觀眾需要。所以不要太絕對的說我們現在的媒體都是八卦,也並不如此,社會在分化,但我不要把八卦看成是一個負麵的東西。

媒體不應該天天歌功頌德

主持人:有一位叫做“依然聖鬥士”的朋友說,現在媒體奢侈消費的廣告充斥耳目使人們越來越向往享樂拜金主義,從而使人民的幸福感下降了,您怎麼看這樣的現象?難道媒體生存下去一定要依靠無聊的虛假廣告嗎?

嘉賓:這兩個已經混淆了,一個是奢侈品廣告,一個係無聊虛假廣告,無聊的虛假廣告是廣告法不允許的,隻不過現在管得不嚴而已,該執法的地方沒執法。另外一個奢侈品廣告,刺激大家購買欲望,消費。沒有奢侈品廣告,那我們的媒體大概要少三分之二。如果沒有其他的廣告那就隻剩我們用中央撥款支持著的幾家報紙和雜誌,比如說《人民日報》其他的全部關門,這就是媒體。

市場經濟下的媒體,是靠著市場的收益。報紙本身一塊錢一份,他能抵償成本的一半就不錯是,賣給你一塊報社隻拿到六毛錢。這六毛錢可能和白毛紙是一樣的價錢,有一年《北京晚報》為了五一長假出了200版的特刊,結果那天在報刊上是買不到的,因為報刊直接送到收廢品那裏,因為那疊紙的價錢超過五毛錢,如果你現在用白毛紙的價錢就超過那個報紙價錢,怎麼活?還要養編輯部的人,還有那麼多的記者,怎麼辦?所以靠廣告。大部分媒體靠廣告,少量媒體靠收費。怪我們自己不願意花這個錢,如果是一份報紙賣三塊錢你要不要?

主持人:大家還是願意花一塊錢,各種信息在一起的。

曹景行:信息差不多。一個有廣告一個沒廣告,你的選擇是什麼?一定是一塊錢的把三塊錢的打死,就是這個道理。電視也是這樣,收費電視現在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如果我們成立個電視台就是收費,一個月300塊錢沒有廣告,還有一個就是現在裝到你們家裏的一個月18塊錢,要哪個?

主持人:要18的。

曹景行:18塊錢要有廣告,廣告怎麼來的?他根據收視率,報紙的廣告根據什麼來的?根據發行量,你怎麼來爭取收視率呢?你叫上海的達人秀和我的時事開講相比較看的哪個人多,對不對?所以這裏麵還是有他的規律,許多東西可以責怪,弄明白了以後自己選擇,如果你覺得達人秀不能滿足你,你可以自由選擇。有沒有選擇的餘地?還是可以選擇的。

主持人:我們有一位網友說,今天看您開微博了,您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微博的呢?您對新興媒體是怎麼看的?

曹景行:微博怎麼看?大家願意發什麼聲音就發什麼聲音,你發的未必都能夠出來,大多數情況下你能發表東西,就是這樣。

大家一起起哄,有時候我們看成是社會輿論,有時候很難從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所以能夠表達是好事情,但是從大家的表達當中找出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這個要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