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1952年生於北京。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聞一多:
亂世裏也有柔情
我們有一天,
相見接吻時,
若是我沒小心,
掉出一滴苦淚,
漬痛了你的粉頰,
你可不要驚訝,
那裏有多少年底,
生了鏽的熱情的成分啊!
14歲,他考上清華大學,父母就給他訂了婚。
9年之後,他遵從父母之命,不情願地跟她結婚了。
可是,結婚那天一大早,他還在書房裏看書。外麵鑼鼓喧天,鞭炮震天,新娘已經到了門口,卻找不到新郎的人影兒了。
蜜月裏,他沒理她,而是自顧自地寫自己的論文。其實,他想過一種沒有妻子的生活。
但,她已經是他的人了。
他讓父母把她送到學校讀書,然後給她寫信,讓她成為一個有學問有本事的人。
她也給他回信,在信中不斷地關心著他,充滿了柔情。
在他的熏陶下,她愛上了讀書,成了他生活上的伴侶、精神上的愛人,也成了他的同誌。他們的愛,就這樣綻放了。
他給她寫信,寫情詩,說,要做她的奴仆。最熾熱的時候,他3天就寫了42首詩。
那會兒,他參加了民主同盟。她就幫他挨家挨戶跑遍同誌們的家中,發文件,征集簽名。
1946年,他發表了《最後的演講》。他義憤填膺地說,一個人倒下去,千萬個人站起來!他明明知道,那個黑名單上,接下來的人就是他。
在他的家門口,她焦急等待他的歸來。可是,一聲槍響,她的身上灑滿了他的鮮血。
那一刻,天崩地裂。
她也想跟他一起走,可是她活了下來,她要繼續他的事業,她不要他的鮮血就這樣白白流掉。
她帶著孩子來到北平安了家,把這裏當成了秘密聯絡點,掩護和配合著革命工作。
最難的時候,她常常想起他寫給自己的組詩《紅豆》:“我們有一天/相見接吻時/若是我沒小心/掉出一滴苦淚/漬痛了你的粉頰/你可不要驚訝/那裏有多少年底/生了鏽的熱情的成分啊!”
她想起他的愛戀,他的深情,再難的坎也都煙消雲散了。
她活到了81歲高齡,看著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那些黑色的年月成了永遠的過往,她才去陪他了。
聞一多和夫人高孝貞,他們的愛,在亂世裏那麼平淡,可是,卻閃耀著那麼美麗的光華。
聞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驊,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浠水人。著名學者,新月派代表詩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
王爾德:
我知道是誘惑,但我依然無法抵抗
愛,
不需要理由,
付出不需要理由,
這是心甘情願的,
不管結局是什麼。
他俊美、高貴、優雅,是上流社會的焦點人物。
他看到乞丐在自己的窗下拉小提琴,衣衫襤褸,非常生氣,說,貧窮也應該是優美的。他給乞丐做了漂亮的燕尾服,讓他看上去更加體麵。
30歲的時候,他有了漂亮而富有的妻子。後來,又有了漂亮可愛的兩個兒子。
可是,他還是不可抗拒地愛上了一個比自己小16歲的美少年。美少年金發飄飄,媚眼如絲,非常美麗,非常誘惑,像玫瑰花瓣一樣綻放在他麵前。他情不自禁。
他為美少年花錢如流水。為了掙錢,他拚命寫小說,寫劇本。他攀上了事業的巔峰,金錢和榮譽如水般向他湧來,他誌得意滿,和美少年夜夜笙歌。那一年,他41歲。
美少年的父親將他告上法庭,但罪名並不成立。
但是,美少年仇恨父親,就慫恿他反告他的父親誹謗罪。
這一次,他沒有那麼幸運,他被嫉妒他已久的人們送進了監獄,判了兩年苦役。
他不再優雅,華貴的衣服成了灰暗的囚服,他從天堂跌進了地獄。
妻子帶著孩子走了,以前圍繞在他身邊的文友們,都離開了他。
他從此,隻是一個為人不齒、有傷風化的囚徒。
他出獄後,美少年也離開了他。他一個人隱居在巴黎,46歲的時候,死在一個廉價的小旅館中,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可是,他從來沒有悔恨過。
在《快樂王子》中,他寫王子把自己的寶石和金子都送給了別人,最後自己卻心碎而亡。小燕子幫助小王子,卻失去了去溫暖的非洲過冬的機會,最後凍死在一個沒有人知道它的城市。
也許,這就是王爾德自己的寫照。他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願意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愛,不需要理由,付出不需要理由,這是心甘情願的,不管結局是什麼。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年):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快樂王子集》的作者,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的英國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