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皛開始在腦中思慮計劃:
東漢末年政局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並現象嚴重,民不聊生。
自己弄既然為朝廷命官,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尋找機會,建功立業,到朝廷的封地後再做打算,而張溫自己應該好好利用一下,畢竟他是當朝司徒。
思慮罷,崔皛十分感慨,還是自己也是迎風尿三丈的熱血青年,到三國怎麼就成了個病秧子?還是瀕死的……
“也罷,也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還是好好休息吧!” 崔皛發出無奈的感慨。
今這幾日日崔皛一直在房中,崔焱和崔芸盡管會來到房間送飯食,可是絕口不提家族的事,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休息嗎?挺真貼心呐!
沒過幾日,崔皛便覺得自己身體好多了。這不,這天早上,崔皛一覺醒來,感覺十分舒服,便起床走入院子,院子中的家仆,看到崔皛,紛紛行禮,崔皛也一一回應。
信步來到主堂,便看到崔芸於案前寫著什麼,崔焱在旁研墨。
“咳咳。”崔皛故意幹咳兩聲。
二人循聲看去,可以看到他們的大哥如鬆似的站在那可謂精神飽滿。
“兄長(大哥)!”說罷,倆人拱手。
“嗯,你們幹得不錯。”崔曉看到府裏的秩序,自己主持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十分滿意能力。
“好了,你們起身讓我看看文書”崔皛淡淡道。
兩人知道崔曉的性格,便紛紛起身。
崔皛看過文書,眉頭一皺,因為他們崔家與商人的貿易物件被山賊劫了,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雖然報了官,他們至今沒有出麵解決的意思。
“這世道真是越來越亂了……仲烈,淑珂,你們兩人如何看待此事?”崔皛想先向二人征求意見。
崔皛率而對曰:“那有何難?剛剛稟報朝廷,申請剿滅山賊!”崔皛微笑點頭。
此等事情不是崔芸的強項,崔芸想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保持沉默。
“明日我會向司徒大人說明的,這次機會定當為你爭取來。”崔皛神色堅定道。
隨即,崔曉寫下拜帖,讓崔焱親自送去,以顯誠意。
所謂“拜帖”,是為拜訪別人時所用的名帖,是古代官員之間交際時不可缺少的工具。拜帖起源於漢代,當時是用削平的木條上呈寫姓名、裏居等,因而又稱為“名刺”。
翌日,春皛備好禮物,由仆人駕著馬車來到張溫府,稟告姓名,隨即在外等候。
不一會兒,張溫帶著家仆親自來迎接。
“伯明,可身體安好?”願見到崔皛,說道。
“在下身體無恙,多謝司徒大人關心。”崔皛作揖道。
隨即命人奉上禮物,張溫欣然接受。
隨後二人來到主堂,分別入座,待茶水上好,崔皛開口道:“司徒大人,實不相瞞,伯明有一事相求。”
“哈哈,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說吧”張溫還是十分喜愛這個精明的青年的。
“司徒大人,承蒙您重義厚德,大漢百姓在您的光輝下,無不教化……”崔皛停頓。
張溫聽到這話,心裏樂開了花,點點頭,示意崔皛繼續。
“然而,河清地帶卻有賊子,不思報答,反而造反,占山為王,我請求司徒大人向陛下言明此事,並舉薦我二弟前去剿匪,他有萬夫莫當之勇,而苦於沒有機會展示,在朝中擔任校尉,望您成全。”崔皛作揖,並說道。
“哈哈,伯明不必多禮,這事老夫幫了。”張溫微笑道。
“謝司徒大人”
……
打道回府後,崔皛向崔焱說了這個好消息,開心壞了,急忙收拾行裝去了。
然後,崔皛叫來崔芸,與她說了幾件事讓她去做,崔芸聽完很疑惑,不過他一直很相信崔皛,便著手忙活去了。
崔皛隨即拿出地圖查看起來:
清河郡位於冀州南部邊緣,有一山名曰白狼山,那裏便是事故地。
崔皛思慮良久,已然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