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媽經常一個人在家,雖然她不喜歡到別人家去聊天,但附近的很多鄰居都喜歡跟她嘮嗑。可能是郝媽比較安靜。讓她們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場所。
其實郝媽也是比較愛聽八卦的人,隻不過她不愛到處跟人說,她隻會跟親近的人聊。而郝媽聽了一些八卦後的沒地方說,又找來郝莉說話。郝莉知道自己的媽媽一個人在家無聊的緊,想找個人說說話,也就由著她說了。
這一天,郝媽又來了,拎著一隻雞,和一些青菜。午飯期間,說是家裏附近有個孩子跳樓了。起因是沉迷於玩遊戲,父母屢教不改,一怒之下就搶過他的手機,把手機摔的稀巴爛。他看著摔碎的手機難堪的從二樓往下跳。
因為樓層低,也可能頭沒有摔傷,隻傷了腿。所以,撿下了一條命。郝媽唏噓之餘不免又對著羅源和郝莉說,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免得養成這樣偏激的性子,害人害己。
羅源跟郝莉使眼色,意思就是讓郝媽不要當著孩子們的麵說這些,影響不好。但郝莉卻覺得,應該讓他們多聽聽,沉迷遊戲所帶來的一係列危害。
郝莉不是傳統意義上養出來的孩子,她小時候的經曆讓她的所思所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偏激的。她會跟她的女兒說,日後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是個人才自由,不受任何人限製。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多為自己想想。
她會跟兒子們說,青春期碰上更年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為了媽媽能活久點,盡量不要惹媽媽生氣。
疫情過後,所有人的好像特別的心浮氣躁,一點小事就能點燃炮火,男女老少,無一幸免。
因著學校學生頻繁出事,學校出了一張承諾書,上麵寫著,要愛護自己的生命,巴拉阿拉一大堆,若是發生自殺,自殘,自已不愛護自己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出了事,一律不準把責任推到學校和老師身上。這樣一份承諾書讓學生們簽名,但家長們知道了後,全都炸鍋了。不僅如此,校長還被約談了。要求他們趕緊把這麼一份承諾書,收上來,銷毀。
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承諾書其實挺好的。現在的很多孩子,大多都被手機,平板,網絡,遊戲等一係列誘惑住了。心性大多在不成熟的情侶下被誘導了。時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走上極端的道路。
這個出了事就往學校裏麵怨的行為。對學校來說,無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為,一個孩子如何輕生,那這個孩子,有可能是家庭因素,也有可能是學校因素,不能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學校吧。
不過,這種事情不是我們所置喙的。對與錯,從來都沒有一個很正確的標準。郝莉不敢說些信誓旦旦的話,不敢說,日後自己的孩子就會怎麼樣,或者不會怎麼樣。誰又能說的準呢。
所以很多時候都會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周圍發生的一切事情。
這個小縣城,看似平靜,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一位新上任的年輕小官因為升官宴喝酒把自己喝死了,雖說消息被上麵壓下來了。但沒有不透風的牆,聽說賠酒的人每個都被罰了,還要賠償損失費,每個人都好幾十萬。這可謂是好心辦了壞事。
還有一位學生,因為老師嚴厲了些,多說了兩句,就上吊自殺了,這個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孰是孰非,誰又能說的準呢。
時下的人都是脆皮的人,網絡影響力太大了。很多時候會讓人的心性完全扭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