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覺得這個表妹就像個超人,自己婆婆是個病弱不能帶娃的人,就自己帶娃,不僅帶娃,還生四個娃自己帶,而且還上班,這是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她怎麼可以做那麼多事還不會累?
或許,她是累的,隻是,路是自己選的。再苦也要撐下去吧。好在,她的丈夫是個好的,有上進心的。會顧家的。不然,真替她感到悲哀。
背著娃去娘家幫忙,嫂子不會說什麼的。因為這個小妹的到來,不僅可以包攬家中大部分事務,還會煮飯煮菜。當然,她也常年帶著兩個孩子回娘家,有人替她看顧這裏,最好不過了。
可是,在郝莉看來,這樣的家庭氛圍是不正常的。哪有小姑子常年在娘家幫顧,做嫂子的常年在外麵生活的道理。
或許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吧,羅源說,表妹這種人才是最有家庭觀念,愛家的人。
她嫁到哪裏,都是那家人的福氣。一個女人,不把家庭瑣事當做累事去做的話,她帶著愛意去做的話,她不會活的很辛苦,不會抱怨家庭,不會抱怨丈度,不會偏激教育小孩。不會過得那麼不開心。
表妹開不開心不知道,但郝莉是不開心的。當然,也有開心的時候,但不多。
羅源說,女人就要像羅媽這樣,因為愛著她那個家庭,對家庭負責任。所以,做的再苦再累都不會抱怨,隻想著日後會好起來的。
哪怕年輕的時候為了家使勁折騰,老了得一身的小毛病,那都不是事。在羅源看來,他的媽媽因為愛著這個家庭,所以受些苦沒什麼,誰不受苦,畢竟他的父親也受苦不是?老了就享福啊。
他說,羅媽是帶著愛,有著責任感在這個家裏,所以,她的晚年會過得很幸福。
幸不幸福,郝莉沒有問過羅媽。大抵是幸福的吧。不愁吃穿,孩子們個個事業有成。但在郝莉看來,這樣的日子過得確實是比較苦的一輩子。當然,這事得當事人覺得如何才有說服力。
“媽媽年輕的時候確實苦,但她心裏有愛,所以不會覺得苦。姐姐嫁人之後也有很多煩惱吧,但她有責任心,把小家打理的很好。姐夫也有很多不如意吧,也沒有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會幫著姐姐,把他們的小家經營好。隻有你…”
“是,隻有我,受不了苦,隻會抱怨。但凡有點愛,都會把這個小家打理的很好。而不是現在這樣高不成低不就。對吧。但凡我多花點心思在這個家裏,我們早就發達了是吧。但凡我思想正常點,我們早就是成功人士了,對吧。”
郝莉也惱了。一股腦的說出他平時就愛說的話。
“難道不是嗎?你的心思一點沒有放在這個家裏,遇到的所有問題,哪件不是我解決的。你除了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你可曾花過半點心思在我們這個小家裏?也不敢指望你能把孩子教好,像你這樣的思想,可別把孩子們都教壞了。”
看吧,平時恩恩愛愛的人,別多講話,因為,講著講著就會跑題,就會上火,就會吵架。
又是各自窩火的一天呢,無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