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太摔倒了。所幸問題不大,隻是腳扭傷了。但是接下來要麵臨的卻是服侍羅老太的人選。羅老太是一個脾氣差,不好相處的老人,所以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在家,從羅老頭走後,羅老太就帶著羅小叔住在老房子裏。
羅小叔早年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子,自家婆娘被母親趕走後,更是一個人無牽無掛的在家過著啃老生活。指望他出錢不可能,指望他出力,又不合適。
大家坐在一起開家庭會議時,羅媽表示她要帶娃,走不開,沒法照顧羅老太。羅三嬸也表示自己當年跟羅老太鬧的那樣僵,她是死活不願意去服侍羅老太的。最後大家協議出錢給羅小姑,讓她去照顧羅老太。再說她們娘倆親近能走的來說得上話。讓羅小姑去照顧羅老太再合適不過了。
郝莉對於羅小姑一家人是不太熟悉的,因為兩家不親近。羅爸當年對羅小姑的一係列迷惑操作更是恨得牙癢癢,直呼要斷絕兄妹關係。
郝莉在大家口中大概了解到羅小姑似乎遺傳了羅老太的尖酸刻薄,無理取鬧。她嫁了人後也把家庭經營的不太和諧。
更有甚者,郝莉還從羅山叔口中知道羅小姑生的女兒是一個破壞人家家庭的第三者。把原配逼瘋自己上位,現在生了女兒。問題是,那男子的年齡都可以當她父親了。
當時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羅爸和羅三叔都一直說羅小姑不知道是怎麼教育的女兒,養成這樣傷風敗俗。
羅小姑的女兒郝莉也是沒見過,大概跟她母親一樣吧,不過道聽途說的,總不知道真相。
羅三叔有一塊地在老家附近,所以羅三叔經常會回去老家經營那塊菜地,種出來的菜方便自己吃或者是送人。因此對老家的事情了如指掌。
羅三叔每次摘了些青菜都會送到羅爸這邊來,順便跟羅爸一起喝杯茶,談些話。
“昨天,她們母女二人坐在大門口聊天,看樣子,又不知道在編排誰家了。老太太講的義憤填膺,小妹滿嘴附和,把老太太哄的心花怒放的。”
“那是,她們母女二人最是喜歡說三道四,與人結仇。也不知道心腸怎那麼不好。好在,我們都像父親,不像母親。”
“小妹真的是照足了母親的樣子成長的,還記得,當初小秋剛嫁給我第二天,小妹就讓母親給小秋難堪。小秋跟我哭訴,我找小妹議論,她還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現在,她女兒這樣不成器,看她還怎麼囂張。”
“當時把你嫂子欺負的太厲害,我都想揍她了。一揍她,老太太就哭天喊地。隻能離她遠遠的。”
”兩個人好不了多久的,兩個都是不好脾氣的人。且看著吧”
“那是,這才哪到哪啊?過幾天再看看。”
郝莉在一旁聽著默默不出聲,心裏想的卻是羅爸這平時說話的口吻跟羅老太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你還是別說你們母子不像了。
羅三叔才是最不像羅老太的,三叔的個性可能更像死去的羅老爺。
“大哥,今天我去摘菜,上麵吵起來了,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吵的羅老太又在呼天喊地的,咒罵聲一片。”
羅三叔這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真的挺搞笑。
“我就說好不了幾天嘛,這不來事了吧。”
“我下午再去看一看,看他們母女倆是因為什麼事兒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