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神器:玻璃與白糖(2 / 2)

白糖的材料和加工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試製成功時間較早,但因為工序問題加工起來十分麻煩不說產量還小,於是趙佶研究了一下“黃泥水淋脫色法”,他的化學也不是擺著好看的花架子貨,很快就弄清了原理,認為這種方法也就是利用了黃泥的吸附雜質的特性,果斷的命人重新用木炭實驗,果真大大提高了白糖的製造效率。

如今生產白糖、玻璃的成本、產量、質量都差不多到了時代的極限了,到了該威風凜凜大肆摘取甜美果實的時候了!

——趙佶此次出宮,和玻璃、白糖即將上市不無關係!

雖然兩種東西都屬於奢侈品,按照趙佶的黑心定價,白糖估計小富人家也不敢多買,玻璃、鏡子那就更是非大富大貴之家還是別想了——流流口水便好!

給二者定價黑心,趙佶也是自有計較:根據曆史記載,宋朝可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富裕的一個王朝,創造的財富占了此時世界一半左右!

那是何等驚人的一個比例!?

——就是統治者不爭氣,空有巨大的財富卻把偌大的帝國弄得像個“小姐”,誰都能來摸上一把,最後還硬生生的滅了國!

“呃,好像那個不爭氣的便是‘自己’吧?”正恨鐵不成鋼的趙佶突然想到了這點,表情不由古怪起來。

“那個世界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個世界就該你們還債了!”

趙佶YY著將完顏阿骨打切掉***再抹上鹽,然後吊起來打——鞭子上還得蘸上辣椒水……

YY的發了一會兒浪,把女真、契丹那群蠻子擺完了十八個姿勢,趙佶終於心情好了許多,又接著想正事兒。

大宋的商業發達居世界之冠,所以豪商也多,有錢的商賈多了所以有錢的官兒也多,白糖雖貴但也並不太離譜,趙佶準備走中檔路線,以量取勝應該毫無壓力,賺錢自然也沒有絲毫問題。

玻璃和鏡子趙佶那真的是心比墨還黑,甚至到了傳說中能吸收光線的地步——一塊半個巴掌大的鏡子鑲個檀香木的邊兒他準備要價十五貫,相當於那世七八千大洋!

而且麵積大一倍價格翻兩番,概不講價,不賣拉倒!

經過無數的奇聞和大豪的轟炸,趙佶也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有錢人的世界**絲不懂!

“人傻、錢多、速來”和“隻買貴的不買對的”就是這些“不差錢兒”的豪們的人生座右銘!

至於會不會有負罪感?開玩笑,腰纏萬貫的商人、地主都是剝削勞動人民的邪惡資本家,當官的更不用說下刀狠宰便是,權當“劫富濟貧”做好事!正好自己很差錢!

對他們,趙佶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壓力和憐憫!

趙佶“打劫”的對象不僅僅限製於大宋,他的貪婪目光遍布全球:

遼國不能放過,這是世仇,就算它是正在往深淵滑落趙佶都很樂意再補上一腳加點力;

棒子不能放過,滿世界找祖宗的自大家夥居然敢拿漢人的屍骨壘京觀,也是世仇;

小鬼子,嗯,不多說,也不知道何灌統領的海盜搶劫得如何了?不過應該還沒搶光吧?聽說那地方小雖小金銀倒是很多的;

西夏不能放過,他搶劫漢人不說還不賣馬給我們,我的搶回來;

吐蕃,吃了爺爺的飯還不做給爺爺們看,太不老實了,而且書上還說他們喜歡抹泥巴在臉上玩兒很大原因是因為不能欣賞自己“英俊”的麵孔,給他們鏡子正好;

南邊的猴子喜歡跳來跳去精力多,我賣白糖、鏡子給他們也是給了他們幹仗的更多理由;

印度阿三,這些家夥黃金珠寶多,想來不介意這九牛一毛吧?對了,他們的**很不錯,記得叫白先生多弄一些回來玩玩兒;

歐洲?嗯,現在正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歐洲人民需要鏡子這樣的神器供奉自己的神明,好讓神明保佑他們都打勝仗;

非洲?有了鏡子,他們應該就能看見自己身體上最純潔的地方了,想必跳舞時的心情也會更加的愉快;

美洲,呃,暫時算了,有點兒遠,先讓他們努力的多積攢點黃金吧……

趙佶想著想著,突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