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之,這是什麼?”
郭靖接過信,見上麵用蜜蠟封著,不由疑惑道。
趙錦正色道:“這是我的手書,泰山大人持此書信,與我的侍女一起前往榮王府,將之交於陳總管,他自會好生安排泰山大人。”
郭靖愣了一下,皺眉道:“繡之,你不回臨安了?”
趙錦微微頷首道:“嗯,我此番離開臨安遊曆,本欲至平江府(蘇州),然後過江而西上,遊曆兩淮和京湖地區,私訪一番。
昨天本想跟隨泰山大人回臨安,待學了降龍十八掌,多一項傍身絕技,再重新出門遊曆。”
所謂京湖地區,便是京西南路、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算是行政劃分,基本也就是荊襄地區。
南宋時期,四川、京湖、兩淮三個地區,是南宋的三道主要防線,在此設置了製置使,負責防禦北方入侵以及鎮壓轄區內盜匪暴動,布置了大量的兵力。
宋蒙之間的戰爭,也大都在這三個地區發生。
“但傍晚聽泰水大人所說,丐幫北邊傳來消息,蒙古那邊又蠢蠢欲動了。”
“時間緊迫,所以隻能等遊曆歸來,再隨泰山大人學習降龍十八掌了。”
陸立鼎這時也忍不住開口問道:“殿下的意思,蒙古會進犯京湖和兩淮地區?”
趙錦無奈道:“諸位江湖豪傑,各有絕藝,許不甚通軍事。”
“自金國被滅之後,宋蒙兩國邊境線,東起兩淮,西至川陝。”
趙錦蹲在地上,以筷子為筆,在土地上畫了一個簡略地圖,標明宋、蒙、兩淮、川陝、長江、漢水、襄陽、臨安等各地。
郭靖等人見此,除了那位柯大俠,都湊了過來。
趙錦沒有理會眾人,繼續道:“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先後滅了遼、西夏、金,此外還一路向西,所向披靡,連滅十幾個國家,征服疆土萬裏。”
“然蒙軍鐵騎勇猛,善於野戰,卻不精攻堅戰,不善水戰。”
“我宋國自兩淮向南,河道縱橫,河流眾多,還有長江天塹阻隔,憑借地形之利,若上下齊心抗蒙,合地利人和,足可以保我大宋無虞。”
“站在蒙軍立場,他們若想滅我大宋,必須建立一支水師。”
“而建立一支水師,需要兩個條件,其一造船,且因為陸地不好運輸大船,必須沿河造船。”
“其二造了船,選了水軍,還需要好生操練,才有與我大宋水師一戰之力。”
“所以,不論是造很多船,還是操練水師,都需要找一條與長江相連,且完全處於蒙軍掌控之下的長江支流。”
“而這支流,有兩條,一為漢水,全長1500公裏,起於陝,經荊襄地區,在漢口而入長江。若攻下荊襄地區,則可以放心造船訓練水師,繼而沿江直下,大宋必亡。”
“另一條是邗溝(淮揚運河),人工開鑿,連接淮安至揚州,即兩淮之地。”
“若想保我大宋無虞,守衛長江天塹是重中之重。而守江則必守淮,因為兩淮之地便是長江的破綻,兩淮失守,後麵的平原則可以任由蒙古鐵騎衝殺,且蒙軍定然會以此建造操練水師,繼而順流而下,憑借鐵騎和水師,大宋必亡,屆時生靈塗炭。”
“而守淮則必守襄,襄樊地區控製著通往兩淮地區的重要通道。襄陽陷落,對方就可以順勢南下,威脅兩淮。”
“自前年蒙古宗室王爺塔察兒率軍攻打襄陽開始,雙方爭奪激烈,襄樊之地幾度易手,終因襄陽守將叛降,而再次落入蒙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