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登基後,見到賈庸和嚴炳文的麵,這兩個老臣便囉嗦個沒完,趙澤索性躲著他們,避而不見。

趙澤被這二人囉嗦多了,考慮把六皇子從郭太後宮裏騙出來殺了,永絕後患,郭太後哪裏始終都是他心腹大患,這兩個老家夥說的,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趙澤正想法子把六皇子從郭皇後宮裏弄出來,郭太後卻對一向為敵的太子主動示好,送來四個美人服侍皇上,這四個美人能歌善舞,妖冶美豔,哄得趙澤神魂顛倒。

新皇帝在後宮享樂,郭太後召弟弟郭威進宮,郭威道:“現在朝臣中有大半是太子落難時,為自保上折子嚴懲太子的,擔心新皇帝打擊報複,就算僥幸躲過,在新皇帝跟前留下汙點,靠邊站了。”

“太子恩師賈庸和嚴炳文新皇有意疏遠,他們的話,皇帝表麵聽,背後不按照他們的主意辦,朝中形勢對我們有利。”

郭太後高興地道:“那現在不動手等待何時?”

郭威老謀深算,搖搖頭,“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我著人上折子,新皇登基,後宮空虛,詔令各州府縣選送秀女進京,這一折騰,皇帝對朝中政事無暇顧及,想不起對付六皇子,我們趁他不防備動手,有成功的勝算,到時推六皇子承繼大統,順應民意。”

賈庸和嚴炳文力諫,讓皇帝安撫朝臣,等新皇坐穩龍椅,再行選秀女入宮,如今天下未平,封王皇子手握兵權,虎視眈眈,宜先以國事為重,趙澤被這二人整日絮叨,早已煩了,凡是二人上的折子,扔在一邊看也不看,不是勸誡自己保重龍體,反對選秀,就是勸自己給臣子個定心丸,趙澤本來是個呲牙必報之人,心胸度量狹窄,放過整自己的人,他也太寬厚仁慈了。

朝堂中人心慌慌,皇帝被太後送的美人迷惑,賈庸和嚴炳文的話,皇帝充耳不聞,一氣之下,賈庸和嚴炳文遞了辭呈,告老還鄉。

皇帝很快批複,恩準,厚賞兩位老臣,趙澤從此耳根清淨了,興出一法,鼓勵朝臣互相檢舉,檢舉對自己不忠之人,隱藏在背後對付自己的朝臣,下手處置一批,大開殺戮,一時間砍頭的砍頭,下大牢的下了天牢。

朝堂之上,血雨腥風,人人自危,今還好好的,明項上人頭不保。

江南一派安定,新皇登基,趙琛呈上賀表,太子再不堪也是父皇立的儲君,繼承皇位名正言順。

柳絮搬回王府後宅,從前住過的秋瀾院,把小郡主接過去撫養,先皇已賜封號文月郡主。

王妃陳氏的母家已豁免無罪,陳行之從天牢中放出來,家眷釋放,陳行之得知女兒住在雙元寺,派人來接回娘家,陳氏要回京城娘家,擇日動身。

文月郡主已一生日,陳氏回京城娘家,別無牽掛,惦記女兒,柳絮便抱著她,送陳氏到城外,讓陳氏最後看一眼。

陳氏緊緊地抱著女兒久久不願意鬆開,直到陳府的下人催促道:“姑娘,時辰不早,該上路了。”

陳氏抱著女兒跪下,“王妃,妾就要走了,妾跟郡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見麵,妾知道王妃心地純良,今後王妃即是她母親,交給王妃妾沒有不放心的,妾把她托付給王妃,王妃把她養得這麼好,妾感念王妃的恩德,以後日日在佛祖麵前為王妃祈福。”

柳絮趕緊攙扶她起來,“姐姐不用客套,姐姐有空就回王府看看,等郡主長大了,在京城挑個女婿,你母女就可以常見麵了。”

陳氏欣慰,“妾好好活著,等著這一日,王妃替妾跟王爺說一聲,說妾給王爺叩頭,夫妻一場,難得王爺在妾危難之時護持。”

“放心,姐姐的話我會帶到,王爺今本來想來送姐姐的,怕見麵彼此傷心,囑咐妹妹來送姐姐。”

柳絮說著讓玉釵拿過兩件小衣裳,“這是郡主穿過的,姐姐留個念想。”陳氏接過,貼在胸口,戀戀不舍,隨著陳府的家人上車。

柳絮抱著文月郡主,抓住文月郡主的小手,朝陳氏車子揮手告別。

陳氏轉身從車窗子裏朝後看,一直到看不見柳絮的身影。

隆冬,是夜,皇宮裏發生一場宮廷巨變,趙澤睡夢中被衝進宮的叛軍從被窩裏拖出來,叛軍迅速控製內廷,逼趙澤寫下退位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