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廠裏招收的工人都開始上班了嗎?”
“嗯,都已經上班二十多天了,大家幹勁十足;”
“藥材收購的怎麼樣?夠我們廠裏用嗎?”
“那當然夠了,現在我們除了止血藥,其它的還沒大批量生產,暫時還是夠的;不過村民們現在都還沒采到石斛。”
“這個沒關係,石斛交給我辦就行,過幾天我就給你們弄回來!我在外邊收了一些回來!”
“哦,那太好了;對了,前幾天村支書找吳謂了;你猜什麼事兒?”
“什麼事?總不會是藥廠的事情吧?”
“哈哈,還真是,村支書想把她的好兒媳塞進藥廠,我是管招聘的,我不同意;他直接找了吳謂去說;”
吳謂說藥廠的招工已經結束了,現在人手都夠了,而且鄉裏鄉親的,裁掉誰都不好,不答應讓他兒媳現在進廠;村支書訕訕地走了;
“第二天就傳出林曉芳懷了身孕,你說巧不巧?我估計是林曉芳拿著自己懷有身孕的事情要挾老王家,想要進廠呢!”
“咱們廠可不能讓她那種人進來,誰知道她進來是要上工的還是要勾三搭四的?”
“小米,說不定人家結婚後改好了呢!”
“切,我可不信。反正她不能進來!”
“行吧,你先去忙吧!我一會兒去看看易同誌,他是在研究室吧?”
“嗯嗯,還是我帶你去吧,那個易同誌有點不愛講話,一進廠就鑽到研究室不怎麼出來!你從哪裏挖到的人呀?像是個研究狂;我看見有好幾天他都沒出過研究室!”
“之前我拿過去的四個藥方,他看見了非要拉著我問是誰改良的藥方。”
小米帶著宋頌沿著藥廠內轉了一圈,才發現了研究室在廠內最裏麵,離炮製房還有100米遠。
走到門口,隻見研究室是個80多平的大房間,被分割成了三部分,最外麵是一個15平的辦公室,裏麵放著兩張桌子;
宋頌走過去一看,外麵沒人,站在辦公室外叫了一聲:“有人嗎”
這時出來一個50歲上下的中年男人,帶著黑邊眼鏡,頭發黑白摻雜,眼神銳利,身上穿著白大褂袖口上沾著點黃色的汙漬;
“易同誌,這是藥廠的股東宋頌,也是拿出藥方的人,你不是想一直都想見見嗎?我把她帶過來了。”
易安黨一聽,忙打量一眼宋頌,發覺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疑惑道:“藥方真是你拿出來的?”
“易同誌,幸會,藥方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我本人並不是太懂醫術。”
“我過來看看你這一個月的工作成果怎麼樣?”
“好的,宋同誌,你進來吧!”
說著把門口掛著的兩件白大褂給了兩人讓他們穿上,率先走了進去。
宋頌跟著進去了。
隻見裏麵一間屋子有三十多方,內裏有一張差不多三米長的大木桌,上麵散著各種幹草藥和瓶瓶罐罐。一股濃烈的中藥味撲麵而來;
易安黨走到桌子中間把一本筆記本從藥材下找出來,翻到最上麵寫著字的一頁:“宋同誌,我根據你拿過來的兩個未成的藥方又修改了一下,做出來一味藥叫右歸丸,主藥就是臥龍山上山茱萸。”
“我看收上來的草藥這個山茱萸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去年的。”
“今年的還沒結果 ,又跟蘇同誌吳同誌了解到了臥龍山上的藥材分布。
所以才做出來這種藥;大部分藥材我們這邊的山上都有。”
“這種藥丸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等症狀;”
“我和老鄧一起試驗了好幾次,效果跟藥店專門開出來的治療效果一樣,我們這個更省事,不用一天三遍的熬藥了。”
宋頌拿了做出來的小藥丸聞了一下,除了藥味外還有一股淡淡的蜂蜜味; 這個藥給多少人試用過?”
“小米忙接話:“除了附近村裏的,吳謂還拿去了縣城找人試了!反映效果都不錯!”
”行,易同誌,這種藥就暫時按這個配方來出吧,我隻把其中的蜂蜜給換了。到時你找蘇同誌拿蜂蜜就行了!\"
\"另外一種藥方,不知易同誌心裏有沒有譜?\"
\"哦這個我和老鄧一起看了,大致有數了,不過我們還沒開始試驗。\"
\"行,那另一種加緊試驗。\"
宋頌出了研究室,對小米道“你把你空間中,我給你的水按比例少倒一點進蜂蜜中,然後把蜂蜜給易同誌配藥”
\"好的,晚上我弄好了明天就給他;\"
兩人又在廠裏轉了半天,中午到了,喊上吳謂和冉雲嗣一起回來家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