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各人的兩掌都是一隻掌心朝上,一隻掌心朝下(互為陰陽),和相鄰的人掌心相貼,放在膝頭上。
03閉上眼睛,先從自己的呼吸開始感受。逐漸安靜下來後,繼續去感受相鄰家人的呼吸節奏。
04持續一段時間,除了氣息的交融,更深入去體察彼此心跳的節奏。直到互相氣息完全融合,成為一體。
05時間可以隨意保持多久都行。放鬆和專注很重要,將心完全打開,便能順利感受到他人,與之連接。
注意需要使用坐墊,以免久坐後不適。練習結束後需仔細按摩腿部各處關節,直到完全沒有不適感之後,才能起身。
功效得到同伴的支持會使靜坐更加容易,時間保持得更長久。音樂和香薰的介入也可使靜坐更舒適。身心的敞開有助於和他人感同身受,加深彼此的聯係與無聲的交流,幫助改善相互間的關係。
四心蓮盛放式
放鬆部位:下肢、背部、肩頸
特點:可三人或多人練習,現以三人為例
01三人圍坐,一腿屈膝平放於地麵,膝關節與相鄰的人靠近,腳跟盡量抵住會陰;另一腿保持伸直,腳尖朝上。
02將伸直的腿抬起,三隻腳尖相抵,試著慢慢伸直三條腿,相互協調,保持穩定。
03拉住彼此的手(可根據情況調整拉手的部位,手、手腕或手臂都可),隨著吸氣向上伸展脊柱。呼氣時一起將身體逐漸向後仰,直到手臂拉直。找到一個平衡點穩定後,可將頭後仰放鬆,眼睛看天花板。
04始終盡量放鬆身體,借助同伴的力量來穩定身體。
05結束時,先慢慢回正頭部,再坐直身體、放開拉住的手,以手撐地保持平衡,最後放下上舉的腿。然後換另一側練習。
注意頭部後仰時要盡量放鬆頸部,不要隨意左右轉動頸部,並且通過內收下巴來擺正頭部。起身前要按摩下肢各處關節。
功效伸展各節脊柱,加強手臂的力量和腿部韌帶的柔韌性。在互助中尋找最佳的平衡狀態,可提升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五仰臥伸腿式
放鬆部位:頭部、腰部、背部
輔助工具:瑜伽帶
01仰臥。
02屈右膝靠近胸部,將瑜伽帶繞在右腳上,兩手分別抓住瑜伽帶的一端,抓握的位置要盡量靠近右腳;這樣做可打開胸部,並有助於保持規律、均勻的呼吸。
03保持另一條腿緊緊貼靠地麵;吸氣,向上伸直右腿直到它與地麵垂直。然後隻用右手抓握住瑜伽帶兩端,將左臂還原於體側,放在髖部的旁邊。
04試著讓左腿繼續保持緊貼地麵,進一步伸展右腿。與此同時,回勾右腳腳尖,並利用瑜伽帶來加大腳尖回勾的幅度,充分伸展右腿的後側。膝蓋盡量不要彎曲,左腿也盡量不要向外傾斜。
05保持3~5次呼吸,試著在每次呼氣時繼續伸展右腿的後側。
06吸氣時收回右腿,膝蓋貼靠向胸腹,放鬆一會兒後慢慢伸直放回到地麵,繼續放鬆。然後換另一側練習。
功效使用瑜伽帶可以降低難度,對柔韌性不夠好的人來說非常方便,可以使雙腿都充分得到伸展。此式加強了骨盆區域的柔韌性,促進腿部血液循環。保持的過程中血液會向頭部方向倒流,可滋養神經係統,緩解失眠的症狀。
第六天收斂心神,空“心”入眠
想的目的在於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安寧,以達到無限的精神之愛和幸福智慧。《薄伽梵歌》第6章18節說,習瑜伽者若能控製自己的內心活動,清除一切物欲,並達到超然,這樣,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第6章29節又說,靠瑜伽阻止狂奔的心意,狂奔之心才會得到降服。在睡眠瑜伽的第6天,我們收斂心神,就是為了讓內心更為平靜,讓自己少一點兒緊張、怒氣等,從而更加容易空“心”入眠。
一靜坐呼吸練習
放鬆部位:身心整體
01坐姿,雙腿向前伸直,背部伸直。
02彎曲膝蓋,收回一條腿,讓腳底貼近另一大腿內側,腳跟抵著會陰。
03再收回另一條腿,雙腳緊靠,使頭、頸、脊柱在一條直線上。保持自然呼吸。
04保持對每一次呼吸的覺知,清晰地感知身體隨著呼氣時的放鬆過程。5~10次呼吸之後,開始數息。在每次呼氣時數,從1~10不間斷。若中途斷掉,需重新從1開始數起。持續大約5~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