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從冬的蒼白中醒來,山林枝芽萌發、綠意湧動;桃園含苞欲放,意欲爭春;河塘鴨群嘻鬧歡騰,報一聲春來到。燕澤國天運三十五年三月,天子腳下的皇都潤城,大街小巷,茶前飯後,無不談及驃騎將軍大婚之事。
時光如水,憶想當年,先皇親自為鎮國將軍府與左相府牽了紅線,直到今夕,這條紅線才得以係成結,將兩家係到了一起。
說起鎮國將軍府的故事,整個燕澤國上到人瑞之人,下至總角小兒,人人都能說上三天三夜,不待倒板,更感人至深。
暮氏滿門忠烈,代代出將才,可天妒暮氏,為國、為民、為君,赤膽良將沒幾個能享盡天倫,到最後多是馬革裹屍、英年早逝!暮府這棵滿身傷結的大樹,枝葉越發稀零。任皇恩浩蕩,寵信尤佳,奈何,亂世造就英雄,也毀了英雄。
到了鎮國公暮紀年,暮老將軍這一代,戰功累累的暮府,越發顯赫尊貴。老將軍膝下隻有一女一子。長女,暮婉儀,乃當今燕澤受萬民愛戴、敬仰的皇後娘娘。長子,暮保國,身為護國將軍,立之年卻將一身鐵骨長埋於國門邊境,膝下隻育有獨子暮遲駿,不過五歲小兒,暮保國之妻遲氏,親見丈夫站著死於國境之上,遲氏竟然沒喊沒哭,表情依然溫柔淡雅,將小兒重托副將送回京城交由鎮國老將軍,遲氏卻留了下來,因為在那片蒼涼清冷之地,她不要自己深愛的男人孤零零的躺在那兒,許了彼此一生一世,哪怕上至靈台,下致羅刹地府,也要緊緊相隨相守,不離不棄。
那一日,血紅的太陽久久不落,映照著滿地慘烈,卻是那般的淒美絕決。如此根由,暮遲駿對於暮家,對於老將軍何等重要,何等金貴,不言而喻。老將軍將對兒子的愛,對兒媳的愧疚,全數化成濃情大愛給了暮遲駿,卻對其嚴在臉,愛在心。老將軍說的清楚,暮家一門忠烈,隻出英才良將,絕不出蠢才、敗類。
五歲小兒年級不大,卻甚是懂事,天資、筋骨更是暮家難道一見的好材料。小兒雖是暮家獨苗,老將軍對其毫不寵溺,該學的必須學,不該學的,可以不學的,他暮遲駿照學不誤,隻有比別人懂的多,識的廣,生的機會才會大。拜名師,進皇家禦書院,皇家藏書閣,幾年的功夫,一塊生石被老將軍磨成了晶瑩剔透的寶玉。
皇後娘娘對這唯一的侄子疼寵尤佳,暮遲駿儼然成了皇後娘娘第三子,這也是滿朝文武甚至整個皇城皆默知的事實,有時,這個侄子可比親兒子還要吃香得寵。皇上對其更是讚賞不斷,暮遲駿十八歲那年,皇恩浩蕩,破例賜其驃騎將軍,官卦四品。暮遲駿到也不推讓,撲通跪地,痛快接旨。可當初的這道聖旨可惹來好一番爭議,若不是校場大比武,暮遲駿憑著自己的真才實料不但封死了雲雲眾口,更自那以後,朝堂行走時,沒一個敢輕待於他,也確確實實不敢沒事找事的去看那張冷若寒冰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