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謝綰從小時候起就一直被灌輸著一個想法。
“你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家裏獲益,明白了嗎?”
“我們養你這麼大,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你享受了這些好處,就要回饋我們。”
謝綰一開始並不覺得這有問題。
因為她身邊所有人都是這樣的。
像他們這種家庭,沒有人能在享受了家世帶來的好處之後,什麼也不付出。
從小她就知道,她所得到的一切好處都是明標價碼、需要她後麵支付報酬的。
直到有一天,她和方冉提到了這個話題。
“你說什麼?”方冉皺著眉,“你是說,你每上一門課,你家裏的人還要給你記賬,說你這門課花了多少錢,以後要還回去?”
謝綰點點頭:“是的。”
“畢竟我享受著家世帶來的好處,難道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嗎?”
當她說出這句話之後,她眼睜睜看著方冉的表情變得古怪。
裏麵的含義太複雜,複雜到一直到現在她才意識到,裏麵是惋惜、憐憫,還有同情。
“當然不是,”方冉戳破了謝家一直以來扣在謝綰腦袋上的假象,“前半句說的倒是沒有錯。”
“我們享受了家私帶來的好處,自然需要為家族付出些什麼。畢竟,一個家族的長久輝煌,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維係下去的。”
“可是——”
方冉戳了戳謝綰的腦袋,“麻煩你用你的腦袋瓜想一想,他們花在你身上的錢全部都會要回去,甚至是翻倍要回去。”
“可你從小到大,他們都沒有親自教養過你,甚至連帶你的保姆的工錢,都要算在你的頭上。”
“謝綰,所謂的享受和交易是一個相互的過程。那麼我請問,在這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麼呢?”
謝綰愣住了。
這是一次簡簡單單的談話,方冉說完之後就拋到腦後,沒再去管。
可她不知道,這些話給謝綰帶來了多大的心靈衝擊。
這些衝擊,不是因為她這麼多年一直被洗腦然後傻乎乎地相信,也不是她因為這些事自我貶低了好多年。
是因為這些吐槽,她也曾經和晏來期說過。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溫度正好,她和晏來期坐在後院喝著茶。
彼時謝綰剛結束鋼琴課程。
“最近家裏給我請了新老師,”她看著桌上擺放精美的蛋糕,卻沒有食欲,“我總覺得他的水平沒有之前的老師好,可我爸卻說他的水平更高,要的工資也比之前的老師更高。”
晏來期不太理解:“你管他的工資幹什麼?”
“要記賬啊,”謝綰長長歎了口氣,“這些開支都是要記下來的呀,以後要還,你們不也這樣嗎?”
她說完之後久久沒聽到回應,納悶抬頭,就看見晏來期眼瞳微縮,將頭扭到了一邊。
“你怎麼了?”她問。
那時的她隱約察覺到一些不對勁,可不等她細想,晏來期就開口了。
“我也是這樣的,我們所有的支出,自然都要還給家裏的。”
晏來期輕聲開口,“這很正常,所以你要更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