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在周邊敵對國家當中找個最討厭的,吐蕃無疑是陸沉的第一選擇。
初中曆史書上隻告訴你文成公主入藏,卻沒有告訴你,後來吐蕃和唐朝有著上百年的戰爭。
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吐蕃甚至一度打到了大唐的首都。
當然這都不是陸沉厭惡吐蕃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吐蕃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裏麵有太多惡心事了。
當初旅遊參觀某博物館的時候,陸沉就被其中展示的資料震驚的三觀盡碎,什麼阿姐鼓、嘎巴拉、岡令無不體現了人性之惡,而這還僅僅隻是冰山一角,更惡劣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的。
陸沉對吐蕃的厭惡,不是個人對個人的厭惡,而是高等文明對低等野蠻文明的厭惡。
吐蕃的農奴製是一種奴隸製,作為奴隸,農奴不僅要接受農奴主的剝削,而且在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還要再接受宗教的剝削,你說這日子還能不能好吧。
上一世的曆史線中,文成公主入藏不僅帶來了吐蕃和大唐百年的友好和平,而且還帶去了大量的手工匠人,使吐蕃的文化科技有了飛躍性的發展。
這次吐蕃想要求娶大齊的公主,顯然也是抱著同樣的目的。
周邊的國家已經知道了大齊和遼金兩場戰爭的結果,都已經這麼長時間了,戰爭當中具體的細節也已經傳到了周邊國家領導者的手中。
關於其中大齊所使用的全新武器,以及這段時間應用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的先進技術,大家都是相當垂涎的。
大齊人好大喜功,好麵子這種事情不是秘密,吐蕃人覺得如果自己的姿態放得低一點,過來說點好話,說不定大齊的皇帝一高興,就直接把好東西送給他們了。
畢竟嫁閨女總要配送點嫁妝吧,又不是某個已經出了名的幾十萬換了床被子的省份,你好意思讓閨女空著手過來?
一想到自己搞出來的那些好東西,很可能給了這樣的一幫牲口,陸沉就格外的不爽。
既然霸州城這邊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了,那就直接回去了!
就在陸沉往回趕的時候,吐蕃的提親使臣已經到了大齊。
散丹布是這次的領隊,四十歲的他有過一次出使大齊的經曆,那是在他十幾歲的時候,跟隨著自己的父親來過這個地方。
二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再次踏上了這片土地,這裏的一切讓他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這裏人的口音,這裏的風土人情,這裏空氣當中的氣息。
陌生的則是這裏的那些新的建築,新鮮的事物,各種各樣讓他應接不暇的光景。
在來的路上,他就已經閱讀了幾十份大唐的邸報。
看著上麵的內容,散丹布表示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可真正到了地方,見到了邸報上描述的那些東西之後,即便已經早有準備,他仍舊被震撼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這一路上走來,他也曾和大齊地方上的百姓接觸過。
雖然這個國家剛剛經曆了天災和戰亂,可散丹布能看得出來,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臉上也都是充滿了希望的笑容,這和他們吐蕃治下的那些農奴不一樣,那幫農奴臉上隻有麻木。
當眾人來到了大齊帝都的腳下,看著空中漂浮著的兩個巨大的熱氣球,看著熱氣球上滑稽的表情,眾人無不驚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