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已經抓住了博古紋,那何必急於一時呢,等敵人退去之後再殺不也一樣嘛。
李卓想了想,也的確是這麼個道理,他這人不算是個雄主,主打一個挺勸。
更何況如今的戰果,都是李湘和陸沉拿下來的,他這個當皇帝的就隻能坐在大殿裏麵等消息,之前還惶恐的想要逃跑。
想到這裏,李卓老臉一紅,心說自己還是不要給孩子添麻煩了。
於是他就點頭道:“魏愛卿此言在理,那就先將博古紋關押起來,等到遼金人退卻的那一刻,咱們再將其淩遲處死!”
當日的大朝會結束後,眾多大臣魚貫而出,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那緊繃著的神經似乎終於得到了一絲放鬆。
而這輕鬆的氛圍迅速傳遍了整個大齊國都,人們紛紛感受到一股久違的生機與活力正在悄然複蘇。
此前,大齊國都曾陷入被圍困的困境之中,那種壓抑和絕望的氣息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然而此刻,隨著局勢的逐漸好轉,國民們心中的陰霾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到處都能聽到人們興奮地議論著:“咱們大齊何時能夠展開反擊呢?”
言語之間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就在當天下午,從遼金方向傳來消息,他們竟然派出了使臣,妄圖用重金贖回被擒獲的博古紋。
麵對如此無理要求,即便是向來昏庸無能的李卓,這次也果斷地拒絕了。
他心裏清楚得很,如果輕易放走博古紋,不僅會讓己方士氣受挫,更可能導致好不容易扭轉的戰局再次惡化。
此時的李卓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時間正站在大齊一方。
因為在這段時間裏,已有數支友軍趕來增援,雖然規模不大,但卻給遼金的軍隊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這些援軍不斷發動小規模的襲擊,使得遼金兵疲於應對,而且據可靠情報稱,遼金的後方也並非風平浪靜,許多江湖中的武林人士聽聞大齊被困,義憤填膺之下紛紛挺身而出,自發組成隊伍前往前線支援。
他們憑借著高超的武藝和靈活多變的戰術,神出鬼沒地襲殺遼金的運糧官,並放火燒毀大量糧草,極大地削弱了敵軍的後勤補給能力。
麵對這樣的局麵,給耶律頌的選擇就隻有兩個,要麼孤注一擲的開始攻城,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看看能不能一鼓作氣的拿下大齊都城。
第二條路就是馬上退兵,回到霸州城休整一下,思索破敵良策。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耶律頌會選擇第二條路的時候,他卻毅然決然的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耶律頌不愧是能將遼金帶上稱霸之路的雄主,關鍵時刻不缺乏決斷的氣魄。
他命令全軍開始製造大量的雲梯,一定要保證攻城時刻雲梯的供應量。
他就不相信大齊這邊的猛火油是無限的,即便用人命去填,去消耗,這次也一定要將大齊的都城攻下來!
第二天天一亮,隨著一聲號角響起,最大規模的一次攻城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