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參考第三個條件來看的話,他前麵提出的兩個條件肯定也是頗有深意的。
李卓幹脆拉住了陸沉的手道:“陸仙師,不妨再給我們說說,你前麵的兩個條件目的又是什麼?”
“向西夏出送奢侈品這一點就不過多的解釋了,無非就是想腐化整個西夏上層,同時從他們的手中收個財富。”
“真正對我大齊有利的,是要求他們必須派遣學生來我們這裏學習儒學。我管這叫文化輸出,或者叫文化侵略。”
“諸位可以想象一下,這一百多個學生來了我們大齊,見識到了我們大齊的繁華,他們會不會反思,為什麼他們的國家做不到這些?”
“然後他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是因為他們缺乏教化,不尊聖人之道。”
“他們會自發的學習儒學,去拜訪名師,自發的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從此明白什麼叫忠孝仁義,什麼叫禮義廉恥。”
“等這樣的人學成回去之後,文化程度自然要比普通的西夏貴族高吧,也一定會獲得西夏國主的重用。在我們這裏接受了這麼多年的文化熏陶,他們自然而然會心向大齊的。”
“我不指望他們直接架空西夏國主,隻要他們反對發動戰爭,堅持一切通過談判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就好。”
韓愈有言:“中國而 夷狄也 ,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陸沉翻看過古代曆史,也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別管是多茹毛飲血的民族,一旦進入了華夏,接受了華夏的文化,很快就會被同化。
不得不說,儒家在這方麵,實力堪稱恐怖。
就算到了那個科技發展的時代,人們已經不推崇儒學,不會刻意去學習儒學了,儒學仍舊在很多方麵都影響著一個華夏人的行事準則。
儒學已經將它自己融入到了華夏人的血脈當中,融入到了這片土地的最深處,已經和一切的美好品德捆綁了。
什麼尊老愛幼,什麼誠實守信,你都能從其中看到儒學的影子。
一旦西夏人真的開始學習儒學,他們的社會風氣肯定會發生改變。
可千萬不要小看文化入侵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影響,如果這種事情微不足道的話,漂亮國每年也不會花費巨額美金來發動宣傳攻勢了。
陸沉一直覺得,寇可往吾亦可往。
再說了,和老美那種包藏禍心的宣傳不一樣,咱們儒家教的的確都是人性的光輝麵啊,雖說其中也有一些糟粕就是了。
更何況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抵抗文化入侵的概念,那幫蠻夷巴不得接受更先進的文化呢。
陸沉就算攔著,這幫人估摸著也會求著他去入侵。
所以陸沉決定順應時代的潮流道:“我聽說士林的一些大儒不一致想對外宣傳儒學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嘛,我這也算是為儒學,為夫子盡一份力了。不用謝我,千萬不要感謝我,誰讓我跟夫子是哥們兒呢!”
一旁站著的孫祭酒聽了這話卻陰陽怪氣的開口道:“陸道長恐怕還有別的想法吧,等這些人進來之後,你該不會是想把自己的學說也交給他們吧?”
“嗬嗬,想學我的本事?做夢去吧!誰學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