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中國對山東主權的堅定立場,也喚起了人們對正義和公平的追求。
然而,列強並不願意輕易放棄他們在中國的既得利益。
和會的進展異常艱難,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列強們不斷提出苛刻的條件,試圖迫使中國代表團屈服,但中國代表團始終堅守底線,毫不妥協。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尋找著破局的機會,為國家的尊嚴和利益而戰。
盡管談判陷入僵局,但朱傳文和中國代表團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
他們繼續在巴黎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全力以赴地積極尋求各方支持。
朱傳文憑借著滿腔熾熱的愛國熱忱和堅定不移的信念,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成功說服了一些原本持中立態度的國家代表,使得他們對中國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表示出同情和密切關注。
但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國,根本無法與當今時代的西方大國相抗衡。人微言,輕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尤其是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
與此同時,國內的民眾在得知巴黎和會的艱難處境後,群情激憤,紛紛踴躍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以浩大的聲勢聲援代表團。
各地的學生毅然罷課、工人堅決罷工,彙聚形成了一股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的民意浪潮。
而這個時候的北洋政府與南方政府都知道民眾們的罷工、遊行,是為了聲援處於巴黎的外交團們,不但沒有壓製,反而繼續擴大,讓國內民眾的訴求展現在國際上。
這股洶湧的浪潮通過媒體的廣泛傳播,也迅速傳到了巴黎。各國代表開始重新審慎地審視中國的合理訴求,壓力逐漸轉向了蠻橫無理的列強一方。
在和會那緊張肅穆的談判桌上,顧維鈞再次義正辭嚴、慷慨激昂地陳詞:“中國作為當之無愧的戰勝國,理應得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待遇。列強倘若執意無視公理正義,必將遭受曆史無情的譴責和唾棄!”
施肇基也毫不畏懼、據理力爭:“中國人民堅如磐石的意誌不可違背,若此次和會不能給出公平正義的結果,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定不移地捍衛國家主權,哪怕付出再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
王正廷則條理清晰地拿出了詳盡無遺的證據,毫不留情地揭露列強在華的種種窮凶極惡之行和不公正之舉。
在各方齊心協力、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蠻橫的列強終於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讓步。
但也僅僅是一些旁枝末節的讓步而已,事關國家主權方麵的提議並沒有讓步。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談判工作仍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