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謝家(1 / 1)

第七章 謝家

年節將近,舊曆已是小年了。

按照習俗,今天須得吃糖瓜、火燒和餃子。

謝家早早便備好年節需要的食材,丫鬟婆子忙著灑掃安置,年味頗濃。

王氏喜上眉梢,養女竟是鎮國公丟失的親生女兒,這得是多大的機緣造化!更可喜的是,養女是有情義的,鎮國公是知情達理的,好東西流水一樣送到謝宅。

總不枉她早年帶著女兒東奔西走,就算討飯,也沒舍下這個女兒。

這就叫禍為福先,否極泰來。

王氏順手摸了下鎮國公府送來的雕花屏風,竟摸到一手灰,“偷懶耍滑的東西,整日東擦西擦,擦的什麼,這是金絲楠木的,名貴著呢!你若不仔細,明日便發賣了你!”

小丫鬟是新買來的,聽了這話,跪在一旁掉眼淚。

貼身服侍的劉媽媽進來,步履匆忙,“大娘子,老太太來了。”

她看了眼跪在一旁的小丫頭,“蠢貨,還不滾下去!”

王氏眼珠兒轉了轉,“她來做什麼?”

她這個婆婆,一年見不到幾麵兒,連日常的請安都省去了,若不是大事,她斷然是不會出佛堂的。

謝氏一門三子,長子謝成,育有一子兩女,從父親手上接管兩間鋪子,生意不大,但吃喝不愁。

二子謝昀,三十歲進士及第,現在四方館任職。

三子謝燾,幼時有‘神童’之稱,手不釋書,廢寢忘食,十四歲便考中了秀才,謝老太爺花重金請了名師,指望兒子登上金榜,萬萬沒想到,謝燾此生竟止步於秀才,每年鄉試不落,次次各落孫山。人送綽號“謝仲永”。

謝老太爺早逝,臨死也沒看到謝燾掙個功名回來,倒是自小愚笨的二兒子謝昀,憑著一股韌勁入了文職,光宗耀祖。

久而久之,謝老太太的天平自然向二房傾斜,對二房多有照撫,最不待見的便是三房,謝燾年輕時,沾著秀才的光,娶了富商的女兒,奈何福薄,妻子幾年便去了,生兩個女兒,好容易得了兒子,體弱多病又克雙親,後來續了弦,卻也是個不成器的,一個帶把兒的都沒有。

是以,幾乎不願見三房。

王氏並不在乎這些,謝老太太年逾八十,她待見怎麼樣?不待見又怎麼樣?還能少塊肉不成。

“大房、二房都來了。”劉媽媽悄聲說,“聽說是二老爺想要升官,缺少銀兩打點。”

“他家缺銀兩,到我家做什麼?”王氏嗓門頓時高了不少,“不過是個從六品的閑職,四十多歲了,還做什麼升官發財的春秋大夢?”

王媽媽趕緊拿帕子掩口,“大娘子,小聲些,人來了!”

說話間,一群人已進入垂花門,謝燾攙著謝老太太步入正堂,待坐定後,卻不落座,立在母親身側。

“三郎,你自去坐,我還沒老到坐不住的地步。”

謝燾應了聲,回到下首坐了。

他無事不出書房,常年流連於故紙堆,人雖迂腐,卻是極孝順的。

丫鬟遞上茶水,接過老太太的龍頭拐杖,站在身後。

謝老太太喝了一口茶,說道:“鎮國公府的茶,就是不一樣,醇甜。”

王氏麵上一紅,笑道:“前日國公府派人送來,今日正準備給母親送去,沒想到母親竟親自來了。”又命劉媽媽包好茶葉,讓老太太帶回。

“我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吃什麼茶有什麼要緊。”謝老太太放下茶碗,“倒是你們,都還年輕,還能搏一搏前程。今日我來,不是為吃茶,是有一樁正事要你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