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村的孫裏正斬釘截鐵的說道。
村民們也被他們裏正的氣勢嚇到了,紛紛默不作聲。
“家裏有雞的,今天就可以殺好送來了!”
一些在家養雞養的多的,一聽到這個消息,二話不說便回家宰雞。
不到一下午,劉瑩瑩就收了20多隻雞,各個膘肥體壯。
劉瑩瑩來到辣椒作坊,讓工人們把煉製好的雞油取出來,然後用刀把雞肉剁成小塊備用。她還從家裏帶來了八角、桂皮和花椒磨成的秘製粉末。接著,她將煉好的雞油倒入鍋中,等到油溫升高時,再將切好的蔥薑蒜和洋蔥分別倒入大鍋中。當這些佐料被炸得透明並開始收縮時,劉瑩瑩將雞肉塊放入鍋中,然後加入細辣椒粉、秘製香料粉、花生碎、芝麻、鹽和糖,並不斷攪拌均勻。最後,她將雞肉炸至變成小肉丁,整個作坊彌漫著濃鬱的辣椒醬香氣。
待辣椒醬稍微冷卻一點後,劉瑩瑩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饅頭,用筷子夾起一撮辣椒醬夾入剛出鍋的窩窩頭中。
她咬了一口,麻辣鮮香的味道瞬間在口中爆開,讓她不禁閉上眼睛享受這美妙的滋味。劉瑩瑩又忍不住多吃了兩個饅頭,心中充滿了滿足感:“就是這個味道,我終於做出了老幹媽雞油風味辣椒醬!”
要賣的辣椒醬倒是做出來了,隻是該用什麼裝卻讓劉瑩瑩犯起了難。
如果用酒壇來裝,那也太大了些;若是用竹筒,又顯得太小了些。這可如何是好?劉瑩瑩不禁為此事而感到頭疼。正在此時,一旁的吳三妹開口道:“聽說咱們村的牛大娘家是專門做酒壇和陶罐的,你不妨去找她家專門定製一些適合裝辣椒醬的罐子。”
劉瑩瑩一聽,頓時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她立刻起身,準備去牛家看看情況。
順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劉瑩瑩終於來到了槐花村自家後山的半山腰處,這裏有一棟造型別致的小竹屋,這就是她今天要拜訪的地方。
遠遠望去,那戶人家被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所包圍,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而竹屋的四周則是用竹子圍成的籬笆,上麵爬滿了藤蔓和花朵,讓整個小院充滿生機與活力。
當劉瑩瑩走近時,院外和院內都擺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陶罐子,這些陶罐有的古樸典雅,有的精致細膩,有的色彩鮮豔,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此時,一位身材壯實、皮膚黝黑的中年婦女正蹲在院子中央,專心致誌地製作著一個巨大的酸菜缸子。她的雙手沾滿了泥土,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牛大娘,好久不見啊!”劉瑩瑩微笑著向院子裏的婦女打招呼。
聽到聲音,那位婦女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瑩瑩呀,你怎麼來了?家裏的幾個孩子還好嗎?”
原來這位婦女正是劉瑩瑩此行的目的——牛大娘。一見到劉瑩瑩,牛大娘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連忙起身走到籬笆前,打開門熱情地邀請她進去。
根據前身的記憶,牛大娘一直以來對劉瑩瑩一家非常照顧。由於兩家住得很近,牛大娘就住在劉瑩瑩家的後山上,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
有時孩子們餓了,就會跑到牛大娘家蹭飯吃,而牛大娘也總是慷慨地招待他們。此外,孩子們還經常幫助牛大娘一起製作陶器,大家相處得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