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狐女問(1 / 2)

大唐天寶年,人王治國有道,天下太平。

百姓安居樂業,甘食美服,世道安泰,風調雨順。

江南好風光,有大善人葉思康贈錢放糧,日日擺宴,布施天下,人們倍受其樂。

“噠,上回說到,靈狐女拜寶林山智英大士問:‘孤苦尋千年,尋不得恩人,請大士明示,為孤尋得明道。’”

“大士曰:‘時候不到,尋不得。時候一到,自來之。’”

“狐女問:‘何時到?’”

“大士曰:‘自在淨瓶。’”

“嘿,這智英大士說完,拿出身家法器,大善大德四海皆納無量淨瓶。看這大善大德四海皆納無量淨瓶,通體白光,光芒萬丈。似寶光玲瓏,有梵音高唱。淨瓶是佛門聖器,能洗煉狐女妖氣,大士肯言,請這千年妖狐住身於淨瓶之中,脫胎換骨,自然能再見恩人。”

“呐,狐女思心真切,管不得這是否是大士設的圈套,媚眼婆娑,盯著眼前淨瓶,心中已有思量……”

講靈人話到口中,卻遲遲不見下文,端起放在講台上的茶碟,悠悠然的品了一口。還不時悄悄抬起眼,心藏笑意的看著場下欲知後事而抓心的聽眾們。

“狐女可不能答應啊,這明顯是大士設的騙計。”

“就是,她有千年真修,大士自知奈何不了,隻能出此下策。然,狐女本無害人之心,一心求轉世恩人,此情感天動地,進了淨瓶,再無出頭之日。”

“先生快快講來,這狐女今後是如何了?還能見到她的恩人嗎?”

台下眾人早已急得是抓耳撈腮,人人都為狐女不平,雖說這很可能是講靈人杜撰的故事,但是人人都聽得入神,似身臨其境。

可見這講靈人有些門道,調動起了所有人的心情。

講靈人是葉慈的父親葉思康請來的,專門在聊齋為大家講述靈異有趣的故事,有些是杜撰,有些是道聽途說,而有些,聽說是真實的。

這‘千年狐女’已經講了七天,講靈人是講得口沫翻飛,將所有人都拉進了他的故事之中。

千年前一隻剛剛修煉得道的靈狐遭受了天譴。將死之際被一位路過書生救下,陪著書生聽聖人講書,陪著書生度過窮困生活,陪他行走天下,陪他遠走天涯。

終於,書生走不動了,倒在了旅途中。

為了再見書生,靈狐重修千年,度過風災雷譴,化作人形,隻為在茫茫人海,尋求轉世恩人。

她從樵夫口中得知,寶林山有一位智者,名喚智英大士,天上地下,無所不知。於是隻身前往拜見,這便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狐女如何抉擇?

是重新踏上苦尋路,還是就此入駐白淨瓶?

這個問題,是在坐所有人都想知道的,每個人都可憐著狐女的癡情。

在人群中,有一位少年坐在最前排,他麵相俊美,十一二歲,身著華麗銀白月袍,從始至終,就一直安安靜靜的聽著眼前比他個頭還高的講台上的那個講靈人所說的故事。

他在這個位置坐了七天,聽到深情的時候,他還會默默流淚,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