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之所以要代表賓館獻花籃,他是要借此機會表明自己的老總身份,讓林省長以外的其他人認識他。以此作為突破口接近他們,以便落實劉市長交給他的特殊任務,掌握林家的其他情況。晚上,王總來到一間普通標準間內,征求客人對賓館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所得到的是交口稱讚。他見床鋪上放著林家的通訊錄,頓時兩眼放光,說:我還沒見過哪家的通訊錄如此豪華。給我一本可以嗎?這個房間住著二奶奶的孫子,知道他是賓館老總,也不好不給,就說送給你吧。我這兒還有一本。王總說了幾個謝謝,就如獲至寶地拿出門了。
王總回到辦公室就給劉市長打了個電話,他說你布置的任務我已經完成了,林家的底細清清楚楚。劉市長全天陪同李副省長一行檢查工作,正要回辦公室,接到電話問有些什麼人,王總如數家珍,說有不少重量級的人物,博導、院士、大企業家、市長、縣長都有。劉市長說你馬上給我送過來。王總連忙打車親自送到了劉市長手上。
劉市長的桌上正好放著一本市政府編製的介紹本市各種情況的畫冊,旁邊就是林家的通訊錄。劉市長把通訊錄一翻,那畫冊就顯得遜色多了。劉市長讚口不絕地說,你看看,人家這個家庭通訊錄是在香港印的,而且是銅版紙。我們市裏的畫冊是在我們自己的印刷廠印的。哪一點趕得上人家?這個林家,簡直是個出人物的家族!你說說,這是不是聰明有種,富貴有根?院士、博導、總裁,什麼人物沒有。要是在舊社會,還不又是中國的一大家族嗎?劉市長羨慕不已地感慨了一番。
王總連連稱是,他說客人對他賓館的服務是非常滿意的。相信這次能給他們留下很好的印象。劉市長沉思著說,我就不明白,這麼多年,我們當地政府就不知道有這些能人在外麵?天天在談什麼爭取外來投資,這不是很好的爭取對像嗎?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他們對故鄉多少有些感情吧?王總又連連稱是,他說市政府千萬不能放過這種機會了,最好這次請他們吃頓飯,座談一下,走時再送點紀念品什麼的。
劉市長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他覺得王總太不夠境界了。他板了臉對王總說:你以為他們是誰?他們是真正的中國精英!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家根本就不會把什麼吃飯,什麼紀念品放在眼裏。你就是送他一個金像,那又值幾個錢?重要的是,我們要拿出地方政府的誠意來,用心感動他們為家鄉做點事。王總又連聲說是是是,還是劉市長站得高看得遠,能透視事物的本質。
王總一走,劉市長立即給市委書記通報了情況,習慣於長篇大論的市委書記隻說了四個字:千載難逢。劉市長抱著這四個字趕到了書記家裏,共商興市大計。
半小時後,市委書記和市長雙雙來到藍天賓館。以前他們出門都是前呼後擁,唯獨今晚兩人單獨行動,表明事情非同小可。之後,他們敲響了林省長的門。林省長是第一次見市委書記,不會拒絕他們的貿然拜訪。他們談了兩個小時,歸根到底隻有幾句話:懇求林省長給林家的精英分子做工作,希望他們能為西部開發做點事情,具體地講,就是希望能為家鄉的扶貧和經濟開發貢獻力量。市政府盡可能地提供優越條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使他們的投資獲得高效的回報。兩位地方首腦言辭懇切,滿懷憂國憂民的苦心熱腸,從引資興市的良好願望出發,莊嚴而慎重地對省長提出了這樣的請求。這林省長也頗感為難,一方麵書記市長是自己的下級,理當支持,甚至是責無旁貸地無條件地支持;二是要他做工作的對像是自己林家的親屬,他離他們最近,要說做工作,確實是最有效的;三是這裏是林家的家鄉,是生根的土壤,沒有根就沒有樹,沒有樹就沒有林,每一個林氏後裔都有報效家鄉的責任和義務。基於這三點原因,林省長是不好意思推辭的,便說:你們的想法很好,我也願意來做這方麵工作。但效果如何,我是不敢打保票的。畢竟人家有人家的想法。劉市長還說,明天請他們到市裏的旅遊點看看,由市裏組織觀光。林省長說,千萬不能這樣搞,這些活動我們自己都安排好了,用不著市政府操心。劉市長見林省長這樣說,也就不勉強了。劉市長和市委書記一走,林省長就把三弟叫到了自己房間。三弟長得矮矮墩墩,虎頭虎腦,沒有林省長那樣雄壯,但卻瓷實。三弟一進屋,好像有預見似的,說:大哥,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找我又是為投資的事。林省長就笑,問他為什麼。三弟說,你每走一處,都要我為你那個地方投資。你以前當市長時,要我給你投資;後來在南方當副省長,我還是給你投資。前年我投資了兩千萬還沒收回成本,結果倒是別人告你跟某港商來往密切,差點兒丟了烏紗帽。你說你這是何苦!我不是給你講過嗎,那次紀委的人來調查你的情況,我對他們紀委的人怎麼講的?我說林副省長可能會出現工作失誤,但絕對不會貪汙受賄,原因很簡單,他是我同胞兄弟,他如果缺錢花,我給他一個億就行了。我頂多繳納一筆饋贈稅。這是我們的家事。這十年來,你換了三個省市,我隨你建了15所希望小學。如果不是你勸說,我絕不會建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