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生活:排遣許多心緒(1 / 3)

清夜如水,人們或想傾訴,或想放鬆,或想宣泄,夜生活的燦爛多彩給人們提供了喜愛的去處。無論是淺斟慢酌,抑或是狂歌勁舞,都可以讓你寄放或排遣許多心緒。

想在夜裏享受一份清靜的時候,坐在酒吧靠窗的座位上,悠悠薩克斯令人們臉上的表情朦朧起來,像浮動的月光。在夜色世界裏,不正要享受這樣悠然自得的心情嗎?

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是繁忙工作一天人們放鬆的時刻,是充分享受生活、體驗人生美妙的金色時光。城市的夜生活比白天更美麗,少了匆匆腳步,也少了許多浮躁喧囂。華燈初上,夜色籠罩的時候,找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不論是酒吧、舞廳還是健身房,都是一種自在的享受和放鬆。放眼外麵那些古典的、現代的建築,都在夜幕下變成了一座座水晶般的宮殿。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美麗的麵容,生活在裏麵的人也一樣,他們熟知夜晚城市的迷人並陶醉於其中。許多誌同道合、興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盡情歡樂、共度良宵。

在夜色迷蒙的城市街頭,在夜夜笙歌的都市歡場,人們盡情放縱著自己疲憊的心靈。美麗的都市之夜在向你招手,今夜,你會去哪裏女作家張愛玲曾經在書中寫道:“中國是沒有跳舞的國家。從前大概有過,在古裝話劇電影裏看到,是把雍容揖讓的兩隻大袖子徐徐伸出去,向左比一比,向右比一比;古時的舞女也帶著古聖賢風度,雖然單調一點……”在舊中國大概是如張女士所言。如果張愛玲女士還健在的話,當她看到現在的狀況肯定會另發一番感慨。

在光怪陸離的迪廳裏,染著五顏六色頭發,穿著暴露怪異衣褲的男男女女們在裏麵瘋狂地揮著手、猛烈地搖甩頭、激情地扭動著……

在燈光昏暗的舞廳裏,纏綿的男女相擁在一起,緩慢地移動著腳步,或輕聲低語、或雙眸傳情、或閉目陶醉在舞曲中……

鐵杆搖滾樂迷們裝扮成朋克模樣和樂隊一起喊叫著、搖晃著。情緒達到高潮時,大家互相推擠、碰撞,企圖找出合適的方式來發泄自己激動的情緒……

舞廳內交錯閃爍的燈光、震耳欲聾的重金屬音樂一陣緊似一陣地催發著舞者的狂熱激情:腰扭得更快了,頭晃得像撥浪鼓似的。在喧鬧中,舞曲震撼,有人瘋狂地搖擺,有人則閉目自舞。舞池的牆壁上雜亂無章地裝飾了不少玻璃碎片,在燈光下遠遠望去仿佛成了一扇扇鏤空的窗口,又像熱浪中無數冷冷的目光。音樂聲越來越急促,人們的情緒也越來越亢奮,幾個人開始隨音樂喊叫起來,喊叫聲不斷擴大,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最後幾乎全場都在“大合唱”。

舞池旁邊是吧台,跳累了的人們在這裏小憩。倘若相互之間想要聊幾句,非得靠近對方的耳根扯著嗓子狂吼才行。也難怪,用常客的話說,到迪廳是來“蹦”的,交談反倒顯得多餘了。

DJ是舞廳的靈魂,為招攬客人,不少主辦者專從國外高薪請來著名的藝員來搞活氣氛。一般日本籍和美國籍的DJ很受歡迎。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樂”,正是當今青年一族的寫照。入夜之後,在這裏不用遷就生活,盡管隻是片刻歡愉,卻也能排遣抑鬱,放鬆自己。

現在一種叫做“啪啦啪啦”舞的時尚潮流從日本席卷而來。“啪啦啪啦”,即“ParaPara”,是風靡於東京澀穀一帶的一種青春舞蹈。也就是在流行歌曲的音樂背景下,不停地拍手、揮手、舉手、擺手……一首歌曲大概可以發揮出100多種手勢,木村拓哉、濱崎步都曾在他們的演唱會上演示過。現在許多愛舞者一聽到這樂曲,很快就能“啪啦啪啦”起來。

在大江南北、城市鄉鎮,一樣變幻的燈光裏,一樣響徹著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舞池裏人頭攢動,隨著音樂舞動的男男女女們表情一樣的癡迷和狂熱。“忘乎所以”地瘋狂扭動,汗水和激情的味道也慢慢升騰起來,彌漫在空氣中,濃厚得有些無法忍受,但又有誘人的味道纏在舌間,久久不肯散去,從而刮起一股席卷全國的勁舞旋風。

中國人仿佛一夜之間變得開放了,陌生了,這還是張愛玲女士筆下那些溫文爾雅的中國人嗎?

跳舞的盛行可能與歐美文化在中國的流行有關,但也與年輕人喜好創新的個性和熱辣的生活有關。那些可以讓人盡情狂跳的舞廳的風格大多源於時髦的西方文化,喧鬧的音樂聲震得人耳鼓作響,一種跳動的生命力豁然而出。在這裏,你盡可以像廣告中說的“Just

do

it”,調動全身的細胞狂舞,舞廳裏麵巨大的音樂聲令人的每個細胞都鮮活起來。在猛烈而又快速的電子舞曲中,身邊的一切都變得虛無縹緲,隻有沉重強烈的節奏在腦裏轟鳴,通宵達旦,把人們的情緒烘托得居高不下。跳舞是不少年輕人的一種喜好,它將熱情一直不懈地延續著、撒播著,傳遞給來到這裏的人們。

酒吧最早緣於西方,不外乎是飲酒為歡之所,人在其中可以消磨時光,排解寂寞。酒吧在國內則是近些年才興起。很早以前國內亦有茶館或是酒鋪,供人品飲、談天或娛樂,也有小曲淺唱清吟,笙簫琴瑟相合,但氣氛和今日的酒吧截然不同,就像民樂與西洋樂之間的區別。

酒吧落地即生根,這幾年在都市中快速蔓延開來,愈演愈烈。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酒吧在都市裏亮起來,它是夜之景、夜之曲。夜晚有著獨特的魅力,它舒緩人的很多壓力,掩去鋼筋水泥的疏離和冰冷,讓城市變得柔和親切起來,它又會彰顯人的心境和情緒,悄襲你內心的隱秘之地。當白日的緊張和焦躁過去,夜晚讓人卸下層層心甲,回複到最初的自己。

酒吧林林總總,風格各異,但無論它的招牌是前衛、另類,還是充滿懷舊之風,重敘往日風姿,它都是與音樂和美酒相約的。

有人把酒吧分為紅酒吧、餐吧和普通酒吧。酒吧中的飲品大致為洋酒、雞尾酒、軟飲、果汁及特飲各酒吧自製。其中,雞尾酒、啤酒和威士忌是人們在酒吧中常點的飲品。

至於酒吧裏的音樂就懸殊各異,截然不同了。有鄉謠、爵士樂、搖滾,也有流行音樂、實驗音樂等,基本可以滿足客人不同的欣賞品味。酒吧的布置與裝飾也是酒吧凸顯個性之處,它的基調界定出它的氛圍。如今愛泡吧的人越來越多,都市中的年輕人流連於酒吧之中,對不同酒吧的選擇體現著他們的個性或是心情,酒吧給人提供了某種精神或心理的空間和餘地。去酒吧已成為夜生活的重要內容,開在不同都市之夜的酒吧,越到夜晚越美麗。

泡吧已經從都市裏少數人的一種生活習慣,逐漸演變為一種時尚的休閑方式。“吧”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從開始的酒吧,到現在的影吧、書吧、網吧、陶吧……層出不窮,並很快地被眾人所接受。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人們嘴裏都常重複著一句時髦的話:“我們泡吧去!”

隨心情的需要,泡在熟悉的“吧”裏,可把白天的忙碌、緊張和煩悶全部忘記。在這裏可以喝酒,可以聽歌,可以聊天,可以玩遊戲,甚至可以傾訴自己的委屈、壓力、困惑和無奈,使“吧”成為人們生活的“減壓間”。這裏有夜幕下掩蓋的複雜故事,無論它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都可以讓人們放鬆心情,找到快樂。那快樂是那麼的真實,讓你不敢相信卻又不忍心離開。

偶爾到酒吧裏坐坐的人,算不得泡吧一族。沉迷於酒吧生活的人每星期至少有兩個晚上在酒吧裏度過,對城市的酒吧地圖了如指掌,哪裏有新開的酒吧就會去哪裏找找感覺。泡吧的方式可以是在酷愛的酒吧裏一坐半天不動窩,也可以一晚上跑幾個地方,在不同的風格中成全自己的感觀和精神享受。

常泡酒吧的人,年齡大多在20歲至40歲之間,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又不為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所累,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閑錢來追逐時尚潮流。由於晚上都泡吧了,所以很少看電視,不會變成電視“肥皂劇”的俘虜。

泡在酒吧裏雖然是不動的,但酒吧裏的話題、音樂、客人是流動的,城市生活內容的變化是它的主題,像溫泉一樣滋養著“吧迷”們。

現代人對於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既有一份能夠安身立命的工作,又能練就一個到多個足夠達到專業級水平的業餘愛好。工作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掙錢,但愛好是超越金錢目的的純自我表達和完善人生的事情,能不為了錢而做好一件事,是商業社會裏人的一種精神價值的體現。而泡吧的人都有這方麵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