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道路(三)(1 / 3)

“先生,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德國人和彭華談話之後就分成若幹個小組到彭華的屬地和部隊裏去考察去了,我們了解的就是這些了。”英國駐哈爾濱代辦處的秘書向副公使銜代辦梅傑斯彙報著。

梅傑斯是一位典型的帶有濃厚大英帝國風格的英國外交官,長期的印度殖民地的生活,使他固執地認為,整個東亞地區都應該是上帝賜給大英帝國或者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國內的那些人為什麼把這塊靠近西伯利亞的土地看得如此之重要。

秘書威廉走到辦公室的地圖前指點著地圖上的吉林和黑龍江,盡管他從心裏看不起這個眼前的上司,前印度殖民地的高官,“哼哼哼,在印度惹了事,被那個甘地擠兌的沒處躲沒處藏的,仗著自己是個貴族家庭出身,就跑到這裏來充老爺,你以為這裏是印度嗎?!”

“這裏是鬆花江,鬆花江是黑龍江最大的支流。全長將近2000公裏,流域麵積五十多萬平方公裏,超過廣東地區的珠江流域麵積,占整個滿洲總麵積的七成左右,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麵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礦產。

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滿洲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鬆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但對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內河航運、人民生活等方麵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都超過了黑龍江和東北其他河流。

鬆花江有南北兩源:北源嫩江是比較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自北向南流至三岔河,全長將近1400公裏,流域麵積28……3萬平方公裏,占鬆花江總流域麵積的51……9﹪;流量占鬆花江幹流的31﹪。嫩江接納了許多發源於大小興安嶺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科洛河、訥漠爾河、烏裕爾河等,組成樹枝狀的水係。它在嫩江縣以上河段,兩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屬於山間溪流性質河段;嫩江縣以下,地勢漸平;進入鬆嫩平原,江麵逐漸開闊。

南源第二鬆花江是鬆花江的正源,它發源於長白山的白頭山,全長795公裏,流域麵積78180平方公裏,占鬆花江流域總麵積的14……33%。它供給鬆花江39%的水量。第二鬆花江上遊又有兩源:南源頭道江、北源二道江,均發源於白頭山。兩源在吉林濛江縣兩江口相彙以後始稱第二鬆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向東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白頭山天池,是第二鬆花江的正源。第二鬆花江上中遊河穀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兩源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三岔河(屬吉林扶餘縣)彙合以後始稱鬆花江。鬆花江自三岔河附近向東北方向奔流,江麵開闊、平緩、水深。沿途又接納了呼蘭河、湯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許多支流。它穿過小興安嶺南端穀地,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1045公裏。由於它穿行小興安嶺山穀,夏季山地多雨,洪水暴發,流水呈淡黃色,含沙量0……16公斤∕立方米,具有明顯的山區河流性質。它注入黑龍江後,形成南黃北黑水色,人們把這一河段稱為“混同江”。中國人有一首詩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才無愧於從天上來呢。鬆花江是滿語“鬆阿裏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鬆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現在,這個滿洲最為緊要的地區在彭華的武力控製之下,特別是他用極其強有力的手段平息了反對他的暴亂之後,他的地位在曆任滿洲的統治者中是最為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