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絆事後被賦以某種象征意味,熱議為“1350年一遇”,有如趙榮昌上一次遇到的落棺意外。雖然現場發生隻在一瞬間,沒等大家留神,趙榮昌已經繞開那條電纜走上講台,那一瞬已成過去,卻留在所有人的記憶裏。
當天開幕式後,重點項目奠基、竣工剪彩、重點招商項目簽約儀式及招商懇談等相關活動按計劃有序展開,當晚市區大放焰火,進行踩街表演,萬人空巷,全城熱鬧歡快有如過節,慶典氣氛達到高潮。
隔天傍晚,趙榮昌趕到象山度假村,參加了同學聚會。當天下午蔡波已經請大家就象山新區發展懇談過了,此刻懇談轉到餐廳,與晚宴同時進行,懇談內容已經變化,參與者僅為同學,“榮昌”號在此開航。這一次聚會又來了三十位同學,大家格外踴躍,可以到的基本都到了,都是這個長那個長,屬於“各級領導幹部”之列。
趙榮昌說:“這一刻也有曆史性。”
作為當年的班長,今天的東道主,免不了要在晚宴前做“重要講話”,同時祝酒,為飯菜剪彩。趙榮昌講得比較放鬆,除了回顧以往,提及當今,還特意開玩笑,讓在場同學交流回應,他問大家是不是注意到昨天上午慶典開幕式上自己絆到的那一下,是不是都見證了講台前那一條突然被拉起來的電纜?
“1350年一遇。”他打趣,“哪一位視而不見了?”
蔡波反對:“趙班長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趙榮昌稱這一壺應當提,希望大家今後各自提高警惕,凡組織重大活動,多留意腳下走好,免得措手不及。有同學即響應,說班長很值得學習,臨危不亂,眼疾手快,現場處置得當,身體剛剛一晃,眨眼間已經在講台後邊站好,致辭講話依舊鏗鏘有力,絲毫沒有紊亂,腳下不絆還不露痕跡,一絆才越發顯出胸有定力,身懷大氣。不覺趙榮昌發笑,說這麼多年不在一起,大家都很受鍛煉,至少更會說話。另一位同學把話接過去,說這麼多年過去,除了更會說話,應當也更會工作,特別是東道主三位同學在趙班長率領之下,政績優良,這次慶典之中,懇談之際,大家有目共睹,有耳共聽,非常受鼓舞,很讓大家驕傲。趙榮昌表示這句話他很愛聽,人不可能沒有毛病,他的毛病就是愛聽好話,喜歡別人表揚自己的政績,既喜歡眼下同學們表揚,也很希望日後的曆史學家表揚,他自認為這一個毛病不算太壞,想辦法創造一點政績,稍微自我陶醉一下也不為過,但是如果一味陶醉,恐怕接著馬上就會給某一條電纜絆倒,所以陶醉之後還宜清醒。
“一條電纜不算什麼。”他告訴大家,“生命威脅更嚴重。”
他所謂的“生命威脅”就是有人斷言他這一次將比上一次摔得更慘,死無葬身之地。這種詛咒雖然並不直接傷害身體,卻能恐嚇神經,以至於葉家福聽了頓起疑心,特地打電話到北京,讓他退掉機票,改乘火車。這段時間裏他在緊張工作之餘,也在努力驗證這一威脅的可信程度,到目前為止,隻有昨天開幕式上的一條電纜造成了一點小問題。接下來他想請在座同學與他一起繼續驗證,明天上午,他讓蔡波在數十公裏外的長壟山區大成湖那邊,安排大家觀看一場現場演出,叫做“升棺”,大家可以共同期待,看看從水麵升上去的懸棺會不會像上次他欣賞時一樣,從懸頂上摔落下來,“升棺”變成了“落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