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懸棺(5)(3 / 3)

黃仁德給趙榮昌算了時間,料定位子還為趙榮昌留著,啟用時間當在來年。也許黃仁德吃了幾天美國麵包,已經黃半仙了?趙榮昌可以滿懷期待,坐等來年?

3

電話到時趙榮昌正在彙報,他感覺到手機在口袋裏振動,當時沒法接電話,連取出手機看一眼都不合適,隻能聽任手機在口袋裏振動,然後停止。兩分鍾後,趙榮昌發覺斜對麵沙發那頭的蔡波動作異樣,蔡波拿著筆做認真記錄模樣,那時悄悄把筆放下,隨手將筆記本拖在茶幾沿,半截筆記本露在茶幾外,然後悄悄掏出口袋裏的手機,放在茶幾下邊,以筆記本遮蓋,偷偷看了一眼。

這個電話可能比較急,掛趙榮昌未接之後,立刻轉掛蔡波,顯然掛電話者知道蔡波等人陪趙榮昌在北京公幹。問題是蔡波跟趙榮昌一樣,此刻手機必須調為靜音,趙榮昌彙報之際,蔡波除了略做記錄,沒有更多事情可做,因此他可以偷偷看一眼手機,知道是誰找,猜想有什麼事,卻不能當眾接電話,起身走出門去接也不合適,隻能跟趙榮昌一樣,無論來電多急多重要,暫時置之不理。

他們在一位老領導家裏,趙榮昌上門彙報工作,有事相求。老領導曾任國務委員,退居二線已經多年,依然身體硬朗,影響廣泛。數年之前這位老領導到本省視察,趙榮昌設法求見,向他彙報了象山半島外圍一條新建鐵路改線的問題,從他那裏得到有力幫助,由此得以接觸。這一次趙榮昌帶蔡波等人專程到京,再次求助,求的事項比上次小多了:要領導一個題詞,關於本市建州慶典。

老領導質詢:“1350年,準確嗎?”

趙榮昌承認:“首長問得對,有一點小爭議。”

本市古稱“鏈州”,建州時間曆史上一直有兩個說法,彼此間相差很短,隻有三年。這三年之差牽扯一個曆史情況:本地建州之前,所屬區域歸另一個州管轄,當年這一帶地廣人稀,尚未開化,屬蠻荒之地。唐代初期,土著聚眾造反,被朝廷派兵剿滅,事後朝廷從治理需要考慮,決定分土設州,州治就在現在的市區。但是隻過三個月,朝廷又撤銷設州之定,將本地地域劃歸另一州管轄,三年後才又重新決定設州。短短時間,設了撤撤了設,具體原因難以考證,野史中有說是出於賦稅征收因素,也有說牽扯將官叛亂問題,各種說法都言之成理,卻又沒有準確根據。一千多年過去,直到十七年前,本地設州時間忽然成為問題,當時本市搞了紀念建州1330年活動,開了個研討會,有專家以朝廷第一次批準設州時間為據,提出這一年應是建州1333年,而不是1330。另一些專家則認為當年批了即撤,並未實際創設,本市設州時間還是應當以實際成立的這一次為準。雙方各執一詞,當時頗引人熱議。

“我自己大學是學曆史的,以我看前一個時間道理更充分一點。”趙榮昌說,“我覺得有爭議不要緊,我們不去管曆史學術問題,隻是想抓住機會。”

老領導評說:“醉翁之意不在酒。”

趙榮昌承認用紀念建州名義搞市慶,目的還在於擴大影響,促進招商。本市經濟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象山新區有望成為火車頭,這個時候特別需要讓外界了解,搞市慶很有助推之效。如果按另外那些專家的觀點,三年後再來搞,道理上可以斟酌,時機上則肯定晚了。

“你們這是古為今用。”老領導說。

“還請首長關心支持。”

老領導很關照,答應為市慶題詞。能否光臨慶典到時候看情況,畢竟是九月的事情,還早,靠近了再說。

彙報期間,趙榮昌看到蔡波幾次偷看手機,當然都不敢妄動。打電話的人顯得挺執著,一掛再掛,當然也可能不是同一個人。

從領導家裏出來後,趙榮昌問了蔡波一句:“誰找?”

“葉家福。”蔡波說,“掛了幾次。”

“問他什麼事。”

趙榮昌看自己的手機屏幕,未接電話也是葉家福來的。

蔡波在車上給葉家福掛了電話。葉家福問:“趙書記跟你在一塊嗎?”

蔡波說:“你等等。”

他把手機給了趙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