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才是王道14(1 / 3)

第十三章 陳曉怨氣爆發

陳曉的淡定沒能保持太久,其內心淤積的怨氣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爆發了。2011年5月,他用極其惡毒的語言開始攻擊自己的老東家,恨不得國美立刻倒閉,並誘導投資者拋售國美股票。

國美董事會成員遭清洗,陳曉舊將全被淘汰

2011年5月9日,陳曉的兩名舊臣——國美總裁王俊洲、副總裁魏秋立被稱將於6月退出董事會。同時黃光裕的胞妹、現任國美非執行董事的黃燕虹也將退出董事會而不再連任。而剛上任不久的張大中、鄒曉春和李港衛也將退出董事會,他們將會再選連任,但結果將取決於股東的投票表決。根據國美的公司章程,每年的股東周年會上,應有1/3的在任董事輪值退出。同時香港聯交所也規定,任滿3年的董事應輪值退出。但按照規定,符合條件的輪值退出者將可以重選連任。以上提議將在 6月10日國美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

公告還顯示,6月10日國美股東大會還將就董事會成員的薪酬予以重新厘定。其中張大中的年薪擬定為60萬港元,如建議獲批,意味著身為國美董事會主席的張大中將結束在國美的“義務工作”。因為從2011年3月初上任起,張大中一直沒有領取薪酬。不過張大中的年薪,遠低於他的前任陳曉200多萬港元的年薪,也比國美總裁王俊洲100多萬港元的年薪要低。

黃光裕家族主導下的這次董事會人員調整非常高明,將曾經站隊在陳曉一邊的王俊洲、魏秋立清洗出決策層,可以維護黃家對於國美的控製權,而將黃燕虹調整出董事會,則可以堵住那些指責黃家企圖在國美實行“家天下”管理風格之人的嘴,表明國美是現代企業管理製度下的上市公司。

王俊洲現在是國美總裁,他將專注於執行層麵的事宜。王俊洲其實完全是被陳曉誤導了,他在“國美內鬥”期間,一直在黃光裕、陳曉之間尋求平衡,國美內部人曾說,當有媒體報道說他是陳曉的追隨者的時候,他大發脾氣,指責媒體胡說八道。不過,在黃光裕看來,他沒有立場鮮明的支持自己,實則就意味著背叛。而魏秋立離開國美隻是遲早的事,從其在“國美內鬥”時期的表現看,黃家對她賦予了200%的信任,但她卻毫不猶豫地站在陳曉一邊。

另外,國美在公告中稱,將提名香港資深律師吳偉雄填補黃燕虹留下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空缺,但並未提及將有新候選人填補兩名執行董事的空缺。國美董事會未來就將形成僅有2名執行董事、5名非執行董事和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新格局,恢複正常時期的11人規模。

黃家這一手安排同樣非常高明,2010年在貝恩、陳曉的威逼下,黃家被迫同意將11個董事席位增加到13個,此番調整,黃家又將董事會席位恢複到11個。通過調整,國美董事會完全控製在黃家手中,兩名執行董事伍建華、鄒曉春都是黃家的人,張大中是董事會主席,但他是非執行董事,可以確保董事會主席的權力受到限製,其餘9名董事會成員中,除貝恩3名非執行董事席位,其餘也都是黃家的人。貝恩在國美董事會已經沒有話語權,同時貝恩的控股又少於黃家,則在投票權方麵也弱於黃家,竺稼和貝恩的未來捏在黃家手中。

在即將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還將表決一項給予董事會決定公司發行或回購公司股份權力的建議,其中增發權限不超過公司現有股本的5%,遠低於此前的20%,回購權限則不超過10%。

此前國美曾授權董事會有權決定增發20%的公司股份,這也曾成為陳曉當年在9月28日特別股東大會前威脅稀釋黃光裕持股比例的撒手鐧之一。後來黃光裕提出的撤回這一授權的動議獲得通過。國美公告還特別指出,如果公司董事會獲得回購授權並按上限實施,那麼作為公司大股東的黃光裕的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3219%提升至3577%,進一步增強話語權。

陳曉大曝國美商業機密,唱衰國美未來前景

2011年5月10日,陳曉開始通過媒體發表唱衰國美的言論。

在題為《陳曉曝國美財務漏洞稱公司上下向供應商收費》的文章中,陳曉表示:“現在國美采取的是賣場經營模式,也就是賣場成為了一個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收費場所,而供應商要進入國美就必須要承擔巨額的費用,最終這些供應商為了業績將不斷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導致國美的商品價格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各種渠道中最高的,同時對於供應商來說其費用也是最高的,這樣的渠道必然會被淘汰。”

在陳曉看來,雖然國美經常以低價促銷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是實際上其銷售價格都已經失去了以往的競爭優勢,不僅比電子商務高,而且比其他的渠道都要高。

陳曉知道國美對供應商的強勢一直為外界所指責,他巧妙地將輿論焦點引向此處,無非是想爭取國美供應商們“反水”,讓國美無貨可賣。

為了進一步引起供應商和輿論對國美產生反感,陳曉還大揭所謂“國美財務黑幕”,稱國美內部巨大財務漏洞也是問題,聲稱國美從總部到大區,再到分公司,甚至門店和櫃台都成為收費點,除總部敲定的年度合同外,供應商還要向國美各個層次的領導繳納相當數量的費用,這樣導致供應商已經不堪重負。

陳曉稱:“現在隻是消費者不清楚而已,一旦這個真相被消費者了解,那麼國美經營模式將難以為繼,國美3C、IT數碼產品與電腦城相比是絕對沒有優勢的,而國美門店一旦開到二、三級城市如果還堅持這樣的模式必然要死掉。

“2009年7月我們推出股權激勵除了捆綁管理層外,也是為了通過正麵收入的增加來遏製這一灰色區域的蔓延,現在我離開後,看來這一模式也難以為繼了。”

對於國美提出的新開480家門店的計劃,陳曉表示:“這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在一、二級市場已經飽和,北京市場隻可以容納5070家門店,現在有200多家,而到二、三級市場開店則沒有可能贏利,他們到哪裏去開這麼多店?”

他還表示:“做生意沒有這樣做的,對手要開370家,國美就要開480家,這完全是在賭氣,不是正常經營的方式。”國美向二、三級城市開門店是張大中強力推動的事情,陳曉的這番言論可以被看做是與張大中唱對台戲。

在陳曉看來,這已經不是國美或者電器連鎖行業的問題,國內幾乎所有的賣場模式運營都不是所謂國外的商品經營模式,而是采取賣場經營模式,就連新出現的電子商城,比如說京東商城也是如此。

陳曉說:“當電器連鎖行業的價格成為最高後,本來京東商城獲得了最好的快速成長的機會,但劉強東卻犯了個大錯誤,進行了很多橫向擴張,試圖將賣場經營的模式拷貝到網上去,這樣京東也是很難有前途的。”

另外,陳曉也揭下了對竺稼的溫情麵紗,開口炮轟竺稼稱:“雖然他(貝恩竺稼)現在到處說不會退出,主要問題是貝恩如果現在退出其價格肯定要大跌,貝恩兩年的投資基本上就沒有收益,現在他是最難受的。”

陳曉還指稱黃光裕家族在2010年“國美內鬥”中,花費近6000萬元,聘請三家公關公司操控輿論,對自己進行攻擊。陳曉這樣說完全是顛倒黑白,事實上,當年陳曉利用董事會主席的權力,從上市公司提取1980萬公關費用,聘請博然思維公司、隆文公關等公關公司企圖對輿論進行操控。

同時,他也對有些政府部門對這件事情的作用有些不滿,他稱:“一個罪犯還在外部發揮這麼大的影響力,政府難道不知道?但他們最終選擇了不幹預。”

企業家炮轟陳曉無德,斥責其不要在江湖上混了

陳曉講以上這番話的時候,貌似一身正氣,凜然不可侵犯,實則非常荒謬。他所揭露的問題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雖然他離開國美了,難道他就可以摘清責任了?而且,陳曉剛離開老東家就揭人黑幕,還有一點職業道德嗎?

另外,陳曉在辭職的時候與國美曾簽署了行業禁止協議和公司保密協議,陳曉的所作所為顯然是違反了保密協議。一個沒有道德、不講信用、沒有契約精神的人竟然被捧為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標杆,真是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恥辱。

有網民稱:“國美是夠黑!但陳曉的為人也是不敢恭維,先是反客為主,然後剛離家就罵娘。”

任誌強在微博上說:壞事不都是他幹的嗎?幹完了又裝好人?還在世上混不混了?汪建國(五星電器創始人)回複了一句:他不用再混了。

由於陳曉曾提到了京東商城已失去了最黃金發展機會,難有前途。對此,京東商城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微博裏回應稱:感覺很震驚!陳曉怎麼也算是高級經理人了,這種事情真的會做出來?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周可君則認為:(1)公司法規定董監事離開原企業應保守機密,不應損害公司利益,負有誠信義務,不因離職否而解除,除非司法調查;(2)離職時應有條款約束,創業需要避免短期內同業競爭;(3)對服務公司過早進行評頭論足,人品有問題;(4)利用媒體對國美的關注,植入廣告營銷自己,記者上當了;(5)所講觀點邏輯性錯誤,過於武斷,有誤導讀者之嫌;(6)親口講對公司策略、前途不看好,與在位時年報陳述的公司業務構成虛假陳述,誤導投資者,可以提請集體訴訟,索賠;7看來耿耿於懷走的方式不夠體麵,非常在乎外界評價。

IDC大中華區總裁郭昕認為,陳曉從來沒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他在國美不過是劉備借荊州。職業經理人的操守之一就是絕不說前任雇主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