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國元年
臘八前夜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清早雪還沒停,紛紛擾擾的落滿了青石鎮的大街小巷。
早起的人們掃了院子及門口的雪,就開始忙活著準備早飯了,今兒個是臘八,當然是要準備準備好過節的。
自然,這過節隻有臘八粥是不夠的,連帶著平安街上蘇家包子鋪裏的生意都比往日好了許多,不少人站在鋪子外排著隊等著買包子。
一個十一歲左右的小姑娘紮著兩個包包頭,身上穿著淡粉的小襖,下麵同色棉褲,外麵套了半舊的玫紅色褙子,正跟在一個憨厚的男子身後忙活著。
一邊看著男子利落的拿油紙裝了包子,一邊笑著招呼眾人,“各位伯娘嬸子,今兒個我家的包子可好吃著呢,餡料放的足足的,您瞧啊,皮是又薄又大,買回去配著臘八粥吃再好不過了呢。”
前來買包子的多是左右鄰裏,聞言都笑了起來,紛紛讚她嘴巧,熟悉的就打趣兩句,這小姑娘也不惱,隻嘿嘿的笑著,顯得這清冷的冬晨也熱鬧暖和了幾分。
一時過了這陣,大家都回去吃早飯了,來買包子的人也少了起來。
憨厚男子也就是蘇家包子鋪的掌櫃蘇文山便把蒸籠依舊放在旁邊的爐子上熱著,正要開口讓女兒回後院歇會,就見媳婦柳氏推開後門走了進來。
這柳氏不過二十八九歲,極是美貌,身材也保持的很好,遠遠看著倒像是二八少女,哪裏瞧得出是生過四個孩子的婦人。
柳氏在這青石鎮上可是頗有名氣的包子西施,不少男人是聽了她的名頭特意到這兒來買包子的,可是這柳氏性子潑辣,眼裏揉不得一點沙子,一旦惱起來,可是會拿著菜刀追著砍人的。
這事年前就發生過一回,那男子被嚇得腿哆嗦,連連的求了饒,最後還被老實憨厚的蘇文山踹了兩腳才算完。
這會子她穿了一身柳黃色長襖,下麵是撒花六幅深紫羅裙,雖隻在衣襟、裙擺處簡單的繡了幾朵迎春花,卻更顯得嬌俏大方;頭上梳著婦人髻,上麵簪著一支銀簪子,整個人清麗不可方物,就像畫裏走出來的似的。
蘇文山看著嗬嗬的笑了笑。
見他一直盯著自己看,柳氏有些紅了臉,掩飾性的推了他一把,“快些回去吃飯吧,臘八粥我昨兒半夜就起來熬上了,這會子也熬的差不多了。”說完又摸了摸三女兒蘇瑾凍紅的小臉,“今早晨有肉包子吃,快點去叫了爍哥兒起床吃飯。”
蘇文山應了,就帶著女兒從後門回了後麵的小院。
說是小院,其實也不算小了,正對著包子鋪後門的是三間正房,左右各兩間廂房,還有一間廚房和雜貨間。蘇氏夫婦帶著小兒子住在左右正房裏,中間的空出來做客廳用,三個女兒都已經長大了,因此一人也分得一間廂房。另外蘇家最重要的廚房足有兩間屋子那麼大,緊挨著後門的左手邊就是了,裏麵除了大鍋小灶之外,還擺了桌椅,自是兼做飯廳用了。
這會子蘇家十四歲的大姑娘蘇棠和十三歲的二姑娘蘇霜正在廚房忙活著,桌上已是擺了飯菜,碗裏的是放了紅棗、蓮子、栗子、白果、紅小豆、赤小豆、花生和糯米熬的黏稠的八寶粥,聞起來就有一股清甜的飯香,另外一個小簸籮裏鋪了幹淨的布巾,上麵放著的是冒著熱氣的包子,桌上還擺了兩樣小菜,一是醃漬的小黃瓜,再就是一碟酸豆角了。
大姐蘇棠正站在灶上炒菜,蘇瑾使勁吸了吸鼻子聞了聞,嗯,是蔥花炒雞蛋的香味。
姐妹兩個正忙著,看見蘇文山和蘇瑾回來,蘇棠忙招呼道:“爹,吃飯了,瑾兒,去叫爍哥兒起來。”
蘇瑾笑著點點頭,轉身進了堂屋,蘇爍住在右手邊那間,聽見有人推門便醒了,見是自家三姐,便笑著問道:“三姐,今兒是不是有好吃的?我都聞見香味了。”
平日裏這個時辰蘇爍也是早起了的,雖然家裏沒什麼事是需要才八歲的他幫忙的,可是他需要去學堂啊,今日之所以這麼悠閑也是因為臘八學堂裏放了一日假的緣故。
“既然知道有好吃的還不快點起來,我可是看見二姐給你燉了雞蛋羹的,你再不起來,三姐可就管不住肚子裏的饞蟲了。”
蘇瑾笑嘻嘻的逗他,自家弟弟長得跟爹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可是三姐妹卻長的隨她們的娘柳氏。
蘇爍卻是不急不緩的笑了起來,又把頭鑽進被子裏,聲音給捂得悶悶的,“三姐你才不舍得搶我的雞蛋羹。”過了一會又鑽出頭來,揉著惺忪的雙眼看著蘇瑾,“三姐出去,我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