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若初見3(1 / 2)

前往【説0⒗】閱讀最新章節,手機訪問ωΑΡㄨiashu0⒗ ℃ó 求書、報錯請附上:【書名+作者】

為了防止消息在傳遞的過程中被人截斷,林家所有的消息都會用林若設計的一種生僻的密語來書寫,繁瑣複雜。

顧夢瑤在大學時曾經學過的盲文,林家的這種密語,就是以此為基礎來標注每個字的發音,再進行拚寫。林家每一個用於消息傳遞的客棧店鋪的掌櫃手裏,都會有一本密語的對照譯本,一旦出現意外,務必先毀去譯本。

阿綽是汴安城中負責信息彙總和傳送的核心人之一,常年與這些密語打交道,早已爛熟於心,隻一眼就了解了紙條上的內容,便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來不及翻譯,就來交給林若。

第一張的消息是季叔從代國傳回來的消息,林若之所以笑,便是欣慰這一切進展的順利。而後眉頭緊鎖不開,則是因為上虞的水患。

十數前,她便收到了消息,海潮忽急,上虞海塘有被衝垮的跡象。

上虞靠海,是江南重要的港口之一,江南的絲綢、茶葉、糧食多由上虞走水路運往汴安。春雨貴如油,但若是下得多了,也是一樁令人頭疼的事——尤其是關係到民生。林若月初收到消息之後,特地見了糧鋪的羅掌櫃羅晟和布莊的傅掌櫃傅鴻,下令讓他們盡可能多得籌集糧草和桑絲,並且尋找合適的糧倉和桑田。羅掌櫃和傅掌櫃都是跟著林謙走南闖北幾十年,頗有手腕,這半月來在汴安城和糧農、桑農攀談價格。

而且四月初開始的花魁競價,也是以糧為價,規則與去年相同,第一日為一粒米,前一日為後一日的兩倍。隻是改了一條:競價之米糧概不退還。

和一文錢的起價相比,一粒米幾乎是人人都可付得起的價格,所以,雲集汴安城參加花魁競價的客商,與去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日是四月二十,正好是競價的第二十日,競價的數額為五十二萬四千兩百八十八粒米,折算成斤兩約莫為現在的八十七斤四兩,折算成東魯的計量單位,那是將近一石。這二十日下來,林家已攬括了近十數萬石的糧食,汴安城的糧商們都趁機狠賺了一筆。雖然這批糧食的數量不過是汴安城旬日所消耗的糧食,但聚集糧食的速度確是成倍遞增,接下來的每一日都可以籌集到數千甚至上萬石糧食,令人側目。再加上羅晟最近的奔波,林家把汴安城周圍大半的糧食渠道都囊括在了手中。

林謙也不得不承認,林若對羅晟的評價極為貼切。

上虞壩口決堤,流民暴動,這是意料中的事。

朝廷每年都會撥大筆的款項修繕、疏通、加固海塘和堤壩,但年複一年出問題。並非是海潮聲勢浩大,世所罕見,而是修海塘、固堤壩是個肥差,但凡坐到這個位置上的官員,哪個不會貪圖些許油水、偷工減料的?層層盤剝,又監管不力,這樣的工程,質量根本無法保證。到了春汛時期,春雨一連綿,問題便陡然暴露了出來。

林若皺眉所慮的卻並不是這件事,而是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被忽略了,拚命想要去抓住的那一絲線索,總是在觸手間逃脫。

“二姐,二姐?”

林祁拿手在林若麵前晃了晃,終於把她喚回神。

“嗯?怎麼了?”

“你在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林若淺笑:“沒什麼。”略一思索,蘸水寫了一串密語,吩咐道:“把這個消息傳給上虞,讓人盯仔細些,一有消息,立刻彙報,盡責的我有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