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我驚訝道。
不久,電視台真的來了。
“白小純先生,能跟我們講講您做肘子的秘訣嗎?”記者問道。
“其實也沒啥秘訣,就是用心選食材,用心烹飪。”我說道。
節目播出後,更多的人慕名而來。
“老板,我從很遠的地方來,就為了嚐嚐您的肘子。”一位遊客說道。
“歡迎歡迎,保證不讓您失望。”我說道。
“白小純,你得擴大店麵了,這攤位太小了。”村裏的李大爺說道。
“李大爺,我正有這個打算呢。”我說道。
於是,我租了一間店麵,生意越做越大。
“老板,我想跟您學做肘子,行嗎?”一個小夥子問道。
“行啊,隻要你肯學。”我說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肘子店成了二龍山的招牌。
“白小純,你可給咱二龍山爭光了。”村長說道。
“村長,這都靠大家的支持。”我說道。
一天,一位外國友人來到店裏。
“This pork joint looks delicious. How can I buy it?”(這肘子看起來很美味,我怎麼買?)外國友人說道。
“You can choose the size you want, and the price is marked.”(您可以選擇您想要的大小,價格都有標注。)我用英語回答道。
外國友人買了一個嚐了嚐,豎起大拇指:“Very good!”(非常好!)
我的肘子甚至走出了國門,通過網絡銷售到了各地。
“白小純,你的肘子走向世界啦!”朋友們都為我高興。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我說道。
隨著生意的紅火,也引來了一些嫉妒的目光。
“哼,不就是個賣肘子的,有什麼了不起。”有人在背後說道。
但我並不在意,依然用心做好每一個肘子。
“老板,今天的肘子還是那麼好吃。”一位老顧客說道。
“謝謝您的誇獎,我會繼續努力的。”我說道。
在二龍山上賣肘子的日子,雖然忙碌,但我感到無比充實和快樂。
“白小純,你的肘子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啦。”一位文化學者說道。
“哈哈,不敢當不敢當。”我笑著說道。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我相信我的肘子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美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