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白小純,曾是眾人敬仰的戰神。然而,如今我卻在這二龍山,以賣瓦罐為生。
初到二龍山,我本想尋得一處安寧之所,遠離曾經的殺伐與紛爭。但生活總得繼續,為了糊口,我發現這山裏對瓦罐有一定的需求,便決定做起這賣瓦罐的生意。
我在二龍山的集市找了個角落,將精心挑選的瓦罐一一擺放整齊。
“賣瓦罐啦,結實耐用的瓦罐!”我大聲吆喝著。
不一會兒,一位大嫂走了過來,她上下打量著這些瓦罐。
“這瓦罐咋賣的?”大嫂問道。
“大嫂,小號的五文錢一個,中號的八文錢,大號的十文錢。”我趕忙回答。
大嫂拿起一個中號的瓦罐,看了看:“能便宜點不?”
我笑著說:“大嫂,這價格已經很實惠了,您看這瓦罐的質量,絕對值這個價。”
大嫂猶豫了一下,還是放下了:“我再看看。”
我心裏有些失落,但還是繼續吆喝著。
過了一會兒,一位大爺走了過來。
“小夥子,你這瓦罐是自己做的嗎?”大爺問道。
“大爺,不是的,我是從別處進的貨,但都是精挑細選的。”我說道。
大爺點了點頭:“嗯,看著還不錯,給我來兩個小號的。”
“好嘞,大爺,您拿好。”我高興地把瓦罐包好遞給大爺。
中午時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跑了過來。
“老板,有沒有能裝很多東西的瓦罐?”小夥子急切地問道。
我指了指那幾個大號的瓦罐:“這個就可以,容量很大。”
小夥子看了看:“行,就要這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詢問和購買瓦罐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這瓦罐能用來醃鹹菜不?”一位大媽問道。
“大媽,能的,保證不漏水。”我回答道。
“那給我來一個中號的。”大媽說道。
一天,一位穿著華麗的商人來到我的攤位前。
“你這些瓦罐,我全要了,價格能不能再便宜點?”商人說道。
我心裏一驚,但還是穩住了:“先生,這已經是最低價了,如果您要得多,我可以再給您打個小折扣。”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商人以一個滿意的價格買走了我大部分的瓦罐。
傍晚,一個小姑娘怯生生地走了過來。
“哥哥,我想買一個小瓦罐,但是我隻有三文錢。”小姑娘低著頭說道。
我看著她可憐的樣子,心軟了:“小妹妹,哥哥送你一個。”
小姑娘眼睛一亮:“真的嗎?謝謝哥哥!”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瓦罐生意在二龍山漸漸有了些名氣。
有一天,一位老者來到我的攤位前,他仔細地看著這些瓦罐,久久沒有說話。
“老人家,您是想買瓦罐嗎?”我問道。
老者歎了口氣:“我曾經也是個做瓦罐的手藝人,看到你的這些瓦罐,想起了過去啊。”
我連忙說道:“那老人家,您給指點指點。”
老者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瓦罐製作和挑選的技巧,讓我受益匪淺。
又過了些日子,一個外地來的遊客對我的瓦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瓦罐很有特色,我要帶幾個回去做紀念。”遊客說道。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我也開始擴大了進貨的種類和數量。
“白小純,你的瓦罐越來越好了。”村裏的人們說道。
我笑著回答:“都是大家照顧我的生意。”
一天,我正在整理瓦罐,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小純,沒想到在這遇見你賣瓦罐。”原來是我曾經的戰友。
“哈哈,是啊,來,挑個瓦罐帶回去。”我說道。
戰友感慨地說:“你這戰神當起商人,還真有模有樣。”
我們聊了很久,回憶著曾經的戰火歲月。
在二龍山賣瓦罐的日子雖然平淡,但我卻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寧靜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