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伏龍舊事(1 / 2)

伏龍穀,地處天佑大陸邊界,夾在太陰和少陽山中間,長年以來為雲霧所繚繞,每當日落之時,陽光為霧氣所阻隔,折射出萬千光芒,猶如仙境一般,這“落日殘照”的奇景也漸漸成了當地一絕,然而自古以來,來到此處之人,多是裹足不前,止步於雲霧之外。

因為此地,曾是一處絕境!

數百年來,有多少慕名而來的人,想要闖過這道天塹,破解其中的玄妙。然而硬闖之人,縱是膽大包身,卻最終隻能落得兩種下場:要麼望而卻步,從此絕口不談山穀之事;要麼深入其中,自此音信全無。

相傳上古時期,有仙人伏龍於此,故後人名之曰“伏龍穀”。由此,人們妄加猜測,說是進穀之人,驚擾了神龍之魂,被卷去果腹了。先時人們本是不信,然而眾口互傳,三人成虎,一來二去這件事也漸漸做了真。可惜這處勝境,卻被人們拋棄,成了人跡罕至之地。然而情況,卻在七百多年前發生了變化。

七百年前,天現九日,赤日如血,光耀四方。自此,天下旱澇並起災禍不斷。人們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卻仍落了個顆粒無收的下場。又天行時氣,病死者無數。百姓本對****積怨已久,由此紛紛奮起反抗,揭竿為旗,斬木為兵,將烽火燃遍了整個天佑。數年之間,兵戈頻仍,災難橫行,終於將這大好河山弄得個天下大屈,民不聊生。

時隔三月,戰爭乃止。其時正值那九個太陽墜下,落入那神秘的山穀中。但見山搖地動,墜石紛飛。這般景象維持了三個多月,終於停止,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後,山穀中的雲霧盡皆散去,穀口也漸漸呈現了出來。但見飛瀑垂崖,聲傳四方;溪水清澈,鑒人麵目,好一個世外桃源!

於是好事之人深入其中,在穀口發現了一塊破敗的石碑,上麵鐫刻著“大道無情”四字,龍飛鳳舞,流光轉於其上,見者無不喝彩。又見兩麵山崖,高達萬仞,如利劍一般刺向雲端,也都刻著一行字“萬般塵念皆拋卻”、“一入仙門不回頭”。人們繼續深入其中,仙門洞府,儼然有致,方知此處是修道者遁世清修之地。乃呼朋引伴,前往拜師。然而這些凡俗之人多無靜修之心,隻欲圖那一兩手法術,以賣弄人前,那修道之人又多忍讓之輩,更加助長了他們的氣焰。待到對仙門厭倦之時,這些人又再返人間,去欺辱那些凡俗之輩。積年累月,人事更替不斷,那不好修行之人在內禍亂宗門,在外把持朝政,終於將這天下攪了隔天翻地覆。由此日久天長,仙門之中也漸漸變得浮躁起來。終於,那修行多年的人動了怒,勵精圖治,嚴把入門關口,情勢才有了好轉。

兔走烏飛,春秋代序,眨眼間七百年的時光已經過去。這一日,路口忽然出現了一個少年,身擐一件淡青色道袍,身挑兩個巨桶,自遠方踽踽行來。這少年十七歲左右,然而臉上稚氣尚未完全脫去。而他肩上挑的木桶,高有五尺。而最為奇特的是,這桶的形狀,竟是如漏鬥一般,上大下小,下端開口,水正從下方涓涓地流出。而那少年不扶石階,彳亍在那近乎垂直的石蹬上,竟無半點吃力的樣子。

方旭焦急的回頭望了望桶中的水,喃喃道:“糟糕,沒想到隻休息了半晌,這桶中的水就流了近半,隻有重新到井邊去取水了”說罷,將桶中的水一倒而空,轉身向那井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