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嫂子拿啥謝我?
馬愛花:等你侄兒明天長大了,看他咋謝你。
王娟:那我都等老了。
王娟把碎布頭包好拿上來到院子裏。
劉啟倉一邊走一邊問:你拿的啥麼?
王娟:一些碎布頭,我嫂想叫咱媽給她娃繡一件裹肚。
劉啟倉:你啥時候也給咱生一個娃?
王娟臉上顯出了紅暈:你不是說咱這幾年不要娃,等上完學回來後再說麼?
劉啟倉:我是跟你開玩笑哩,不過一見到人家的娃就有點眼熱。
空曠的原野裏,一對新人一邊走一邊說笑。瞅瞅前後左右沒有人,兩個年輕人便依偎在一起……
還是在王和平家裏。
劉啟倉和王娟走後劉啟運沒有走,繼續和王和平啦呱。
王和平:看樣子縣裏這一次下決心發展蘋果園。咱西街那個峁蓋上栽蘋果樹再合適不過,加上花旗彎、花麻窪、蘇家峁,幾百畝地哩,如果全發展成蘋果園,再過幾年真成了花果山了。
鐵算盤:好娃哩你還是拿穩些。那些溝溝岔岔全是些墳地,傷了誰家的祖墳人家都不會饒咱。
劉啟運:到時候咱去看看,蘋果樹的空間也很大,能不傷人家的墳地盡量不要傷。
正說話時縣委辦公室的小劉找來了:劉啟運你才在這裏。
書記叫我們到處找你哩。
劉啟運:等一下。我剛從地裏回來,縣委的汽車就來把我拉到縣裏,我還沒有吃飯哩。
話剛說完馬愛花就把飯端上來了,劉啟運匆匆地吃完飯,跟上小劉走了。
劉啟運家,夜。
爸爸媽媽、鄭臘梅、劉啟倉、王娟、劉芳琴、劉玉琴正圍在炕上吃飯,孫子劉金貴偎在爺爺劉滿囤的懷裏。
劉滿囤:聽說你們今天到南社生去了?
劉啟倉:我沒有去。我嶽父、王和平、王娟他們去了。
劉滿囤:人家啥態度嘛。
王娟:我姑父那人也很直爽,他說兩個村子早就該和解了。歡迎我二哥和啟倉去哩。
劉滿囤:話雖然是那麼說,還是要做些防備。到時候我也跟上你們去。
劉啟倉:爸,我看你就不要去了,來回六十裏路哩。
劉滿囤:唉!你們做事就是叫人不放心。
劉芳琴吞吞吐吐地:爸,三哥,我想給你倆說些事。
劉滿囤:啥事麼?你就直說。
劉芳琴:我不想念書了。
劉啟倉,關切地:咋哩?誰欺負你了?
劉芳琴,委屈地:沒有。我今年十六歲了,才念五年級,班裏就我年齡大。
王娟:那有啥哩嘛,咱縣裏的農民學習班裏,有些人都六十歲了,跟咱爸年紀差不多,還學習哩。不念書就沒有出息。
劉啟倉:好妹子,聽哥的話,你還是要把書念好。大哥臨走時說要給你姐妹倆找工作。如果念不下書,能幹得了公家的事麼?
鄭臘梅:芳琴,你聽嫂子一句話,千萬不敢給你二哥說你不想念書,你二哥那個脾氣你知道,當心他罵你。
劉滿囤:你媽到咱家時也才十六歲。琴娃,你聽你二哥和你三哥說,再念上幾年,將來女婿也好找些。
媽媽李秀蘭:我娃不念書就不要念了,回來跟上你二嫂學的做飯,媽媽給你教繡花、裁剪衣服、剪窗花。將來出嫁了人家說看那個媳婦手多巧。
劉芳琴嗔怪地:媽吔,你看你,說的啥些。
王娟下了炕,從自己的新房裏拿來一個包裹,對媽媽和嫂子說:媽、二嫂,我娘家嫂子給了我些碎布頭,叫媽媽給她娃繡一個裹肚,我怕媽媽年紀大了,還是二嫂來繡吧。
李秀蘭:拿來我給做。你嫂子的娃幾歲了?男娃還是女娃?
王娟:還在肚子裏懷著哩。
李秀蘭:現在的人把娃越當事了。你給你嫂說,這碎布頭要百家的,叫她在村裏每家要一綹,娃穿了百家衣白病不生。另外,再給娃做一個老虎獅子枕頭,娃枕上不做惡夢。
鄭臘梅:媽繡的花比我強多了。
李秀蘭:臘梅咱兩個分工,我做裹肚你做枕頭。一定要做得叫娃滿意。
鄭臘梅:行麼。正想跟媽學幾手哩。
王娟:媽、嫂子,給你倆添麻煩了。
李秀蘭:話不能那樣說。巴不得人求咱,你家裏就你爸一個老人,女人的事你爸又插不上手。你上學又要走,我還想閑下來到你家走走,看看你嫂子還有啥事要做。
王娟:媽,你是我的親媽!我嫂也可憐,要飯吃到咱洛川,跑胡宗南那年我爸在路邊給我哥拾下個媳婦。結婚都六年了,才生頭一個娃。根本就沒有娘家。
劉金貴把碎布頭解開,撒了一炕。
南社生李曉軍家門口,日。
一頭騾子馱著元宵節晚上打架時劉家莊搶南社生的鑼鼓家夥,騾子後邊跟著劉滿囤父子三人和鐵算盤父子(女)三人。
來到李曉軍家門口,王和平大聲叫道:姑父,我們來咧。還不開門迎客。
李曉軍開門一看,臉上的驚奇一掃即過,馬上熱情地招呼道:奧……,你們來了,快到屋子裏坐。
劉滿囤提兩瓶酒,一綹肉,一包子禮品走在前邊,後麵跟著鐵算盤、劉啟運、王和平、劉啟倉、王娟。
進屋後李曉軍接過劉滿囤的東西放在案上,還沒有來得及道謝,隻見劉滿囤雙手抱拳作了一個長揖:老弟,娃們不懂事,多有冒犯,老哥我特來給你賠禮道歉。
李曉軍趕忙回禮:老哥你來這一套把我弄得臉都沒處擱咧,咱今天不提元宵節打架那事了,一笑泯千仇哩,咱光論親情不談別的。
南社生幾個人手裏拿著鐮刀、扁擔、棍棒在門外隔窗子向裏張望。李曉軍一腳將門踹開:你們想咋!人家攆到咱村上賠禮道歉來了,你們還不饒人,說得過去嗎?誰今天敢動客人一下,我立馬把他送到公安局!
那幾個人相互間對望了一下,悄悄地離開了。
吃完飯一行六人離開村子時,隻見全村的人幾乎都出來站在路口歡送他們。幾個老人握著劉滿囤的手說:老哥,你是這個。咱是親戚哩,以後常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