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外國人眼中的“80後”(2)(2 / 3)

體重:48公斤

特長:鋼琴,舞蹈

偶像: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喜歡的歌星:席琳狄翁、王菲

興趣:坐過山車、蕩輪船、聽音樂、上體育課

劉亦菲1987年8月出生在武漢同濟醫院,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舞蹈演員,家境殷實富裕,10歲時隨父母遠赴美國。2002年年初回到北京,7月即被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破格錄取。之後相繼拍攝了電視劇《金粉世家》、《天龍八部》,尤以奪得萬眾矚目的“神仙姐姐”王語嫣一角聲名鵲起。劉亦菲天生一個美人胚,身材修長(身高170厘米、體重48公斤),秀發及腰,肌膚光潔如玉,一雙攝人心魄的鳳眼,飄若驚鴻。被人譽為:”此女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劉亦菲去美國之前在武漢鄱陽街小學念書,媽媽是武漢歌舞團的獨舞演員。劉亦菲長在武漢,現在走在武漢的主要街道,仍然可以看見一些影樓裏懸掛著她的藝術照片。原來她曾是武漢小有名氣的攝影模特。

在攝影師眼裏,這孩子文靜乖巧,小小年紀極有主張,頗具星相。一篇給劉亦菲拍照的攝影師在談她的文章中寫道:“她特別優秀,我拍了七八年照片,極少碰到這麼有個性的拍攝對象。她非常漂亮,一點也不怵鏡頭,鏡頭在她麵前似乎不存在了。她表達自我的欲望非常強,很多姿勢,根本不需要攝影師說,她便擺得很到位。當時我就想,這女孩以後肯定有發展。”

據說,許多影樓為了出新曾打算換其他的模特做樣冊,但卻遭來很多顧客的不滿,他們表示正是看了劉亦菲的照片才來拍照的,如果換了她人,他們也許就沒有這個願望了。這些攝影師還有一個共識:生活中的劉亦菲比照片上更漂亮。劉亦菲也承認照片是一個很重要因素,“網上流傳的我的一些照片,都不是我提供的,大多是別人搶拍的,沒有記錄真實的我。”

這段做攝影模特的經曆算是劉亦菲最初的藝術經曆。她的母親介紹說,劉亦菲小時候就顯現出很好的藝術天賦,唱歌、跳舞、彈鋼琴她都有很好的悟性,母親也有意讓她在藝術上有所發展。

“一條白綢子就可以殺人,它把現實生活中許多不可能的事情展現出來,是成人的童話世界。”對“神仙姐姐王語嫣”劉亦菲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王語嫣其實隻是個凡人,她善良、靦腆、多才又多情,隻是在段譽眼中才成了神仙。我平時也是個很安靜的人,和她的氣質很像。”

劉亦菲稱通過一段時間的拍攝,她已經愛上了王語嫣。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天龍八部》的角色,她還會鎖定王語嫣。“從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喜歡,我想如果我姓王的話,我一定也要叫王語嫣,甚至我都想叫劉語嫣好不好聽呀。我從小就喜歡這種性格的女孩子,靜靜的,柔柔的,沒有什麼心計,很簡單很純潔的女孩子。哪怕讓我在《天龍》裏再選多少次,我還是會選她。”

當記者提到很多人對她的形象和表演仍持懷疑態度時,劉亦菲顯露出美國式的自信:“有壓力是好事,壓力也是動力,可以促使我更認真地工作。大家覺得我跟他們心中的王語嫣有距離,如果我演得很好,更證明我的演技。我想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劉亦菲的自信、成熟很容易讓人忘記了她的年齡,倒與劇中的神仙姐姐的端莊嫻靜相符合。她說在片場她沒把自己當小孩讓別人嗬護,“大家都很平等,而且我有時還會照顧鍾靈、木婉清她們呢!”據說,林誌穎就很受益於劉亦菲的照顧,因為劉亦菲的媽媽每天幫女兒熬燕窩、煲湯,都會順便幫林誌穎準備一份。

說到拍攝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曆,她說是躺在地上吊威亞的那場戲,因為她始終要保持下腰的狀態,時間長了很痛苦。還有每次背那些武術秘笈的台詞,她感覺很拗口。

《天龍八部》的總導演周曉文對劉亦菲有如下評價:“我對劉亦菲的表演很滿意,這個小孩兒的悟性很好,我給她的提示她領會得很到位。有一場表現段譽和王語嫣的感情戲,我們在湖邊從下午一直拍到第二天早上四點鍾,很辛苦,這小孩兒也從不叫累。她很有可塑的潛力。”

代表作品

主要電影作品:

2004年《五月之戀》飾 瑄瑄

2004年《戀愛大贏家》飾 金巧莉

2006年《阿寶的故事》飾 茜茜

2007年《功夫之王》飾 金燕子

2008年《六層》飾 女鬼

主要電視劇作品:

2004:電視劇《神雕俠侶》 飾 小龍女

2003:電視劇《仙劍奇俠傳》飾 趙靈兒

2002:電視劇《天龍八部》 飾 王語嫣

2002:電視劇《金粉世家》 飾 白秀珠

◎“80後”的文壇名人

韓寒——特立獨行

韓寒的文學作品曾獲得中國內地許多獎項,並受到許多文學專家的關注,但他也因為其不佳的學習成績和特立獨行的作風而被遭許多非議。

名人名片

身高:174厘米

生日:1982年 9月23日

星座:天秤座

喜愛的歌手:張國榮,黃磊,許巍,樸樹,老狼

喜愛的MTV造型:《Rain》中的範曉萱

最想去的地方:拉薩、阿裏

最愛看的報紙:《南方周末》、《青年報》

最愛吃的:很多、屬雜食類

愛去的網站:新浪,愛去看新聞

長住城市:北京

喜歡的寵物:狗與一動不動的東西,比如螺絲

韓寒初中時開始有文章發表,並作為體育特長生升入上海市鬆江二中。高一時(1999年),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後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被報道後引發社會關於“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係列教育問題的激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