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十一”,終於有機會去雲門山遊玩了。清晰記得,臨動身的前夜,我興奮的如同孩子般,睡不著覺。
記得二十年前,我上高二的時候,班主任袁老師組織我們班同學趁周末,一起去雲門山遊玩。雖然對課餘生活很不豐富的我們來說,機會很難得,如同天上掉餡餅一般。但是如果我去的話,就要“犧牲”一月一次的“寶貴“的回家機會。我猶豫了,左右為難,但權衡再三,還是放棄了去登山。一天後,同學登山興盡而歸,個個臉上都帶著抑製不住的喜悅不說,還帶回了一摞摞的照片,看著老師和同學親密的樣子,看著雲門山青翠朦朧,我真是後悔不已,感歎自己怎麼就沒去呢?但我想以後總有機會的,畢竟隔的不是很遠。但沒想到,這一隔就是二十年。所以這次去雲門山,我心中有興奮,更有想了那段未了情的情愫。
我們一行八人(三個孩子,都七八歲),一起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雲門山腳下。遠遠望去,雲門山不算很高,但不失大山的風采:那一棵棵鬆樹整整齊齊地站在那裏,像大山的使者,也像那為大山站崗放哨的忠誠衛士。鬆樹中間點綴著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以及苔蘚。兒子驚訝極了,“怎麼看似在石頭縫隙裏,幾乎沒有一點土的樣子,它們怎麼能生長得這麼好?”“孩子,這就是種子的力量啊!”我撫摸著兒子的頭,愛憐地看著兒子說。hTtPs:\/\/m.ggdown8.org
該乘小火車上山了,孩子們尤其興奮,大人買票的功夫,他們就已經瘋跑到了小火車的跟前,一個個上了車。兒子把著扶手,左扭右扭,仿佛屁股下頂著針,怎麼也坐不好。不時大叫:“媽媽,快看,那邊的山好高啊!”“媽媽,這兒好多樹啊!”而坐在小小的火車裏得我也陶醉了,聽火車發出的“哢哢哢”的聲音,看四周滿山的綠,仿佛自己就是大山的主人,是統領百萬雄師的將軍。是啊,這山,馬上就要被自己踏在腳下了。
下了火車,要登山了。抬頭看一級級的台階,雖不是很寬,但並不很陡。索性由了孩子去瘋跑,瘋玩。不一會兒功夫,孩子們就跑到了最前麵,把我們大人拉在了後麵。
我拾級而上,眼有使不過來的感覺。路兩旁是樹,高大的樹,真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而那些高齡的樹,已經很粗很粗,估計幾個人都合抱不過來。而那樹皮則隨著風雨的侵蝕,寫滿了滄桑,就像老人的臉,滿是褶皺。有的樹上,還掛著不知名的果子,快成熟的樣子,如果不是采摘違反有些規則,甚至被罰款的話,我想,我一定會去摘一些帶回家。
山澗的溪水一路歡暢的淙淙流下,“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就如調皮的孩子。當溪水碰著石頭,他立即與石頭嬉戲一番,激起無數的浪花。然後再繞道而行,繼續往下旅行。我們忍不住停下,走到溪流的旁邊,掬一捧水,灑在臉上,好清爽啊,好愜意啊!
顯然有些累了,腿似灌了鉛,很沉很累。但累並幸福著,遠處傳來“嘩嘩”的瀑布聲。遠遠望去,瀑布發源地蒸騰起彌漫的霧氣,為瀑布,為山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我們忘卻了疲勞,快走幾步,立即來了精氣神,去瀑布前感受那超然的感受。果然是瀑布,猶如一簾銀幕掛在山上。水聲很大,大有震耳欲聾之勢。那奔流而瀉的流水肆意得拍打著山澗的岩石,發出很大的喧鬧聲。
在瀑布前,我們擺好姿勢,拍照留念,這是必不可少的。直到照了一張又一張,愛人他們催促,我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瀑布,繼續向上攀爬。
我有些氣喘籲籲了,停下來,抬頭望望,還看不到山頂。問路兩旁擺小攤的阿姨,被告知才爬了三分之二。稍息片刻,繼續上行。而孩子們似乎還有很多的,使不完的力氣,嘻嘻哈哈走在前麵。一抬眼,怎麼少了一個孩子?但那孩子的聲音從上麵傳來,原來爬樹很溜得他,已經穩穩坐在了一棵大樹的枝椏上,孩子媽媽立即舉起相機,給孩子留下了難忘的瞬間。兒子看著興起,在我們大人的幫忙下,也戰戰兢兢地爬了上去,過足了癮。
到了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啊,啊!”我喊了幾嗓子,任憑那“啊,啊!”聲在山穀裏回蕩。
興盡返回,心裏承載著的是滿滿的,直想溢出的快樂。勞累也似乎一掃而光了,腳步顯得格外輕快起來。是啊,有時的美是說不出的。要靠自己去感受,去深入進去,去領略那大自然的風光。
這次雲門山之旅,不但填補了我二十年前的遺憾,也帶給我最新的精神享受。對生活在平原地區的我來說,走入山林,是欣喜。何況是這樣美麗的山林呢!是的,走出家門,到大山的懷抱裏去,大山會饋贈給我們很多,很多。
朋友們,你們去過雲門上了嗎?如果沒有,那麼就快點行動起來吧!
。您提供大神花開有聲的檉柳花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