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離開南京】(1 / 2)

將那信箋好生收好之後,袁承誌又將另一張紙拿了出來。

這張紙上是一首律詩,詩雲:

“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筆跡與前麵那張紙上一模一樣,隻是更加蒼勁挺拔。此詩乃是建文帝朱允文在閩粵等地遊曆四十年之後重返金陵所作。他經曆永樂(成祖)、洪熙(仁宗)、宣德(宣宗)、正統(英宗)各朝之後,已是六十餘歲,複位之想早已消盡,回來撫視故物,不禁感慨無已,從此飄然出世,不知所終。

看罷,袁承誌便拿了火折子將這張紙給燒了。若是把這張紙也留在世上的話,那他先前留得那張紙,怕是沒有什麼用處了。

青青急於查看箱子裏的東西,對這些紙張可沒有什麼興趣。因此,對於袁承誌用火燒了那張紙的舉動,並未多問什麼,袁承誌自己也懶得解釋。

取出鑰匙,將鐵箱一一打開,青青和袁承誌就迫不及待的揭開箱蓋。兩人頓時覺得耀眼生花,一大箱滿是寶玉、珍珠。又開一箱,卻是瑪瑙、翡翠之屬,沒有一件不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青青低聲驚呼,不由得臉上變色,又驚又喜。抄到底下,卻見下半箱疊滿了金磚,十箱皆是如此。饒是袁承誌心裏早有準備,仍是看花了眼睛。

良久,才回過神來,唏噓道:“這麼多寶物,肯定是明太祖當年在百姓那兒搜刮來的。咱們用他來幹什麼?”青青並非是個貪財之人,且與袁承誌相處日久,知道他的心意,道:“大哥,錢財身外物。既然這些錢是明太祖當年從百姓那裏搜刮來的,那自然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袁承誌聽完,大喜,道:“青弟,你真是我知己。有了這許多錢財,咱們就可以幹出一番事業來。明朝皇帝從百姓那兒搜刮來的,我們就用他來推翻明朝,抗擊清兵!”

“哈哈,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哈哈,對。青弟你掉文的本事當真是了不起啊。”袁承誌笑笑,接著正色道,“這些財寶,我們還是先運到北京去,等將來天下安定了,也好就地拿出,作為抗擊清兵的餉銀。”

“大哥,你在等闖王打破京城麼?”青青見袁承誌一臉嚴肅,也正色的問道。

“觀望吧。若李闖果真是真命天子,我自當全力輔佐,以期消滅清兵。如若李闖是個草包。我自當另舉大旗。總之,這錢在我們手上,不是什麼壞事。好啦,明天我們就弄些車,把這些財寶,都運到北京去。”

“嗯。”青青點點頭,然後預備要走,卻又被袁承誌叫住了:“青弟,等等。我挑樣好東西送給你。”

青青聽言反身過去,見袁承誌已經在那挑東西了。心裏不由一陣高興,嘴上也泛起了微笑。忙跑上前去,道:“好了大哥,隨便選個給我就是了。你送的我都喜歡,都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