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控製和改變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我曾經自主研發過一套針對現代人的心理課程,並將其命名為“情智管理實驗室”,主要的內容是通過對自己和他人內心的認知觀念、情緒能力及行為、態度等進行全麵的心理評估,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矯正。
通過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有效的心理方法,幫助人們確立健康、積極的心態,倡導一種自律、進取的社會心理和文化氛圍,希望能造就千千萬萬個健康、幸福的成功者和家庭。
情緒萬花筒
隻要是人就有情緒,情緒是人類特有的天性。什麼是情緒,情緒其實是一種很複雜的感覺,是一種我們心理現象的覺知。一般來說,情緒分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七大類(這裏不是人們常說的“喜、怒、哀、樂”,因為樂和喜歸到同一列),每類又可分為三小類。用文字能形容的情緒覺知超過一百種,此外還有很多情緒的覺知(這裏還不包括“六欲”,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念上的欲望)無法用文字來形容,因力情緒是很複雜的覺知、感覺和知覺的綜合心理現象。
情緒由心生
按照《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一書作者周士淵的研究,這不自覺的行動很快會演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堅持久了也就成了自然。從心理學的研究,比較各種宗教的心靈修養,以及長時間人際關係的探討,我們發現一個人的心理對事情的認知,儲存為記憶,內心的記憶就會表現出來,形成口中的話、口中的話題,就會產生行動,就形成了他做人的態度,做人的態度會造就他一生的命運。這些心理邏輯,經過整理後,就是我們以下要討論的心識作用及情緒的心靈哲學理論。
根據心靈哲學的心識邏輯,我們發現情緒是從內心想法所產生出來的,內心有什麼想法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內心想著不公平的事,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內心有擔心的事,就會煩惱憂愁;相反的,內心不知道或內心沒有煩惱,自然就無憂無愁。本書應用情緒的心靈哲學來分析情緒的扭曲現象,探討情緒的邏輯道理,了解情緒的心理自然現象,進而能夠應用智慧管理情緒。
心(Mind)是什麼
為什麼情緒由心生?心又是什麼?心如何定義?心有什麼功能,心的功能如何運作?心理學將“心”定義為:具有記憶、想法、認知、思想、思考、感覺、知覺、情緒和感受神經,英文翻譯為“Mind”。
心靈哲學將“心”定義為具有思考、思想的功能(簡稱思想心),儲藏記憶的功能(簡稱潛藏心),想法認知又有感覺、知覺、情緒知覺的功能(簡稱覺知心),感受訊息的功能(簡稱感受心)等四大心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