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知識改變命運財富改變人生(5)(1 / 2)

他們不甘心這種窮困狀況,在探索發財的機會。可是經營的訣竅究竟是哪裏?他們決定到處去看看。直到有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家便利商店前,這家店鋪顧客盈門,生意非常好。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們看見大門外麵有一張醒目的紅色告示,上麵寫著:“凡來本店購物的顧客,都請把您的發票保存好,年終可憑發票免費換領發票金額5%的商品。”

他們把這份告示看了幾遍後,明白了這家店鋪生意興隆的原因:顧客就是因為貪圖年終5%的免費購物。

他們一下子興奮了起來。他們回到自己的店鋪,也貼上醒目的告示:“本店從即日起,全部商品降價5%,保證我們的商品是全市最低價。有買貴的,可到本店找回差價,並有獎勵。”

就這樣,他們的商店出現了購物狂潮,他們乘勝追擊,在這座城市接連開了十幾家的門市,占據了幾條主要的街道。

憑借“偷”來的經營秘訣,兄弟倆的店麵迅速擴充,財富也迅速增長,最終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思維既可以作為武器,能夠摧毀自己的舊觀念,也能作為利器,開創自己的未來。

精明的想法當然是可以借鑒的,隻要你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視野就會變的開闊無比,成為富人。

如果你堅持窮人的思維不改變,就隻能繼續窮困下去。

穩紮穩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心急吃不到熱豆腐”,說的就是心急做不成事。

現實中,很多人卻在做著這樣的事情。他們急於求成,急著擺脫貧困,得到的結果卻是相反的。

由窮到富,是一個探險的旅程,更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必須抱著極大的耐心才能到達目的地。如果著急奔著目標趕去,不顧腳下,更不顧規律,該注意的沒注意到,風險都沒有意識到,那就難免栽跟鬥。

有一個姓張的先生,幾十年辛辛苦苦攢了一些積蓄。他一直都想致富。他周圍的人有做生意發達了,他心也安不下來,就決定拿出自己的積蓄闖一下。

他看到當地個體客運生意興隆,就決定買一輛麵包車跑客運。他讓兒子學駕駛,學了不到半個月,為了節省開支,讓兒子頂班開車,開業第一天就出了車禍,車將一位農婦的大腿撞斷,賠進去數萬元的醫藥費。老張又急著挽回損失,不顧家人反對,添了一輛卡車跑貨運。

為了多賺錢,車子沒日沒夜地跑,小故障也不檢修,不到一個月又出一次車禍。在心急中昏了頭,連車輛最起碼的保險費也沒有交,單方麵承擔了十萬元的責任賠償。

這麼瞎折騰,在差不多兩年期間,張先生不但沒賺到錢,反而連幾十年的積蓄也全都賠光了,還背了一身債。

本打算大幹,結果賠得很慘,張先生為自己的心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由於心急,他居然讓剛學車的兒子開車。

由於心急,他竟讓卡車沒日沒夜地跑,小問題不檢修,結果釀成大問題。

由於心急,他甚至把交車輛保險費都拋在了腦後。教訓真可謂深刻!

如果他心態平和,仔細冷靜地分析,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現代社會是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高速運行,人的心態難免浮躁,急功近利的大有人在。你要明白這些都是危險的。

窮人急於求成,想一口吃個胖子,想一步登天,買股票,買彩票,孤注一擲,想一舉成為大富翁。

富人則將總目標劃分為階段性目標,重視一步步的累積。他們懂得“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財富也不是一天就能賺來的。一個人能成為富人,就是因為他不急不躁,穩紮穩打。

20世紀80年代,成昆法決定創業時,口袋裏總共還不到一百塊錢。當時的想法就是在村裏開一家小雜貨店。

雜貨店沒開多久,他找人借了一筆錢,買了炊具、餐具和桌凳,在義烏老汽車站附近開起了飯店。

其實不過是個小攤,隻有兩張木桌八個凳子,賣的隻有米飯和兩菜一湯,酒也隻有一種啤酒。飯店全部投資不到1000塊錢,主要是為當地打工者服務。

成昆法明白顧客群基本上都是幹重活的農民朋友和外地來義烏的打工者,要求不高,隻要飯菜量足,口味適當重一點,回頭率肯定會高。

開張這天他宣布:兩塊錢,上兩菜一湯,飯放開肚子吃。說到做到,客人隻要付兩塊錢,成昆法就給他上一盤麻辣豆腐,一盤肉絲炒芹菜,一碗麻辣榨菜湯,飯敞開肚子吃。

飯菜經濟實惠,又省時間,推出就受到了顧客的熱烈歡迎。第三天,兩張飯桌就坐不下了,常有顧客站著用餐。生意這麼火暴,收入肯定不少吧。半月下來,他結賬核算時,發現不但沒有利潤,還虧了10塊!妻子就勸他,還是回村上經營代銷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