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形是,人們雖然不敢和你交鋒,大家會同情“辯”輸的人,你的意見不一定會得到支持,並且別人因為怕和你在言語上交鋒,會盡量回避。
如果得理還不饒人,把對方“趕盡殺絕”,讓他沒有台階下,那麼就種下一顆仇恨的種子,這對你絕對不是好事。
有好口才的人,常會因“所向無敵”而忽略收斂的重要,因為他把“逞口舌之快”當成“快樂”,這是這種人最大的悲哀。
當你和別人爭論時,有一件事非記牢不可,那就是要保全對方的麵子。
一個人在講了自己的想法後,即使察覺到有差錯,也很難自認錯誤。一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之後,也會疑心生暗鬼,怕別人因此瞧不起自己。
為了保全對方的麵子,你最好為他製造個台階。例如,你可以推說:“這也難怪,因為你不明了那一件事,當然會如此想了。”或者:“隻要不明就裏,大家都會如此想呢!”
希爾頓創業初期是如何培養員工們的“團隊精神”的呢?
他召集20多個店員對他們說:“你們是唯一用笑臉替人服務的人。”“房間幹幹淨淨,大廳一塵不染,肥皂毛巾供應無缺,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到。旅店的名譽掌握在你們手中。如果顧客認為我們的確是在為他們服務,你們的工作就可以永保安定,加薪、得獎金都不成問題。”
希爾頓明白,單靠薪水不能提高店員的熱情。要想提高店員的熱情,就必須把店員看做旅館的主人,使店員有榮譽感,具有主人翁意識,不讓職員感到自己是希爾頓飯店以外的人。
希爾頓非常希望員工們知道隻有他們才能創造旅館的好名聲。他要求他們像管理自己的旅館一樣去工作。希爾頓進而鼓勵所有的員工對希爾頓旅館業進行投資,真正成為希爾頓旅館的股東,他們就能像對待自己的事業那樣關心旅館的管理、收益和信譽,從而增強“團隊精神”。
希爾頓很推崇自己提倡的“團隊精神”,並且身體力行。
他這樣說過:“我可能是當代最幸運的人,那時我就這樣想,現在更這樣想。我相信‘人在福中’這一論斷。我的福來自我周圍的人們,是在我與人們交往中產生的。天時、地利、人和加上我能吸收新觀念,為我帶來了‘福’。我希望一生中能與同伴們相處得愉快,合作無間。因為,我的福來自他們。”
在美國經濟蕭條、旅館業不景氣的日子裏,希爾頓仍然花費了很大的力氣鼓舞團隊精神,要求他的員工們即使在夥食質量下降時,依然對顧客保持笑口常開。
正是這種可貴的團隊精神,使希爾頓旅館在世界旅館業內一直獨占鼇頭。
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隻要整個團隊上下一致,相互協作,就能形成強有力的集體,就會有強大的競爭力,也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每天一點點,積少成多
很多人在談論別人的成功和富有時常說:“這是人家運氣好,咱沒那個命。”在他們的觀念中,運氣是決定一切的東西。
不光是在談論時,做事的時候,也抱定運氣決定一切的觀念。他們把自己的前途都押在運氣上,不是腳踏實地地去積累財富。
運氣固然重要,但運氣充其量隻是助推器,不是發動機。如果一天到晚隻幻想走大運,不願意腳踏實地一步步地拚搏、積累,自己的財富之夢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朱先生本在一家工廠做普通工人,幹了幾年有了點積蓄。
他看到別人做生意都發財了,也按捺不住了。幾個月之後,他就辭掉工作去做生意。可是做些什麼呢?
很多行業他都想過,隻是他感覺這樣來錢太慢了,他覺得賺錢主要靠運氣。於是,他到處找信息,妄想能投機一把,賺一筆。
他通過朋友知道了一件事情,林市出現搶購板藍根風,藥價已哄抬到每包20-50元。聽到信息後,他馬上決定倒賣板藍根發財。
第二天,他通過在某藥廠工作的親戚,以每包15元的高價,買了每件60包裝的板藍根5件。當晚,他算了下賬,如果以每包50元價售出,可淨賺10000餘元。他激動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滿以為可發一筆意外之財的他卻從報紙上讀到了市政府要嚴肅查處哄抬板藍根價格坑害消費者行為的報道。
朱先生再也不敢高價出售自己高價搶購來的板藍根了。
搶購板藍根的風波暫時平息了,朱先生的發財夢也破滅了。朱先生本來是可以用自己的積蓄開個店或者做別的創業項目,一步步的獲取成功,然而,他等不及了,妄想一下賺很多錢,本來以為是好運氣,卻攤上了黴氣。
我們不否定運氣的作用,可是也不能把自己的財富之夢都寄托在運氣上。運氣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能碰上好運氣的人少之又少。心要碰運氣,往往會翻船。
一個人要發財,要靠拚搏,靠積累。應該把自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能力、規劃和完善自己的事業上。“鑽營”事業,而不是鑽營運氣。
一個人成為富人,一定要真務實。萬丈高樓平地起,發展再快的大富翁的財富也得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積累起來。
“做了就要一步一個腳印,專注是成功的前提。”這就是婭茜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先生的感慨,他自己的事業正是這句話的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