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犬瘟熱是由犬瘟熱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致死性傳病。2. 早期雙相體溫熱型,症狀類似感冒,隨後以支氣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腸炎為特征。3.病後期可見有神經症狀出現如痙攣、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現鼻部和腳墊高度角化(硬腳墊病)。[流行病學]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多發。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為易感。純種犬、警犬比土種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應重,死亡率也高。本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主要傳播途徑是病犬與健康犬直接接觸,也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但有犬瘟發現,無論采取怎樣嚴密防護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 [症狀]犬瘟熱潛伏期為3-9天。症狀多種多樣,與毒力的強弱、環境條件、年齡及免疫狀態有關。犬瘟熱開始的症狀是體溫升高,持續1-3天。然後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幾天後體溫再次升高,持續時間不定。可見有流淚、眼結膜發紅、眼分泌物由液狀變成粘膿性。鼻境發幹,有鼻液流出,開始是漿液性鼻液,後變成膿性鼻液。病初有幹咳,後轉為濕咳,呼吸困難。嘔吐、腹瀉、腸套迭,最終以嚴重脫水和衰弱死亡。神經症狀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狀10天以後出現。臨床上以腳墊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經性症狀的多發。表現為癲癇、轉圈、吠叫、站立姿式異常、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咀嚼肌及四肢出現陣發性抽搐等其它神經症狀,預後多為不良犬瘟熱病毒可導致部分犬眼睛損傷,臨床上以結膜炎、角膜炎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發病後15天左右多見,角膜變白,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穿孔、失明。該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達80~90%。並可繼發肺炎、腸炎、腸套迭等症狀。臨床上一旦出現特征性犬瘟熱症狀,預後很差。特別是未做過免疫的犬。盡管臨床上進行對症治療,但對病情的發展很難控製,大多以神經症狀及衰竭死亡。部分恢複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犬細小病毒病犬細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種具有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烈性傳染病。臨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腸炎和心肌炎為特征。 [流行病學]犬細小病毒對犬具有高度的接觸性傳染性,各種年齡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剛斷乳至90日齡的犬發病較多,病情也較嚴重。幼犬有的可呈現心肌炎症狀而突然死亡。據臨床發病犬的種類來看,純種犬及外來犬比土種犬發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天氣寒冷的冬春季多發。病犬的糞便中含毒量最高。[症狀]被細小病毒感染後的犬,在臨床上可分為腸炎型和心肌炎型。 腸炎型: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7-14天,病初表現發熱(40℃以上)、精神沉鬱、不食、嘔吐。初期嘔吐物為食物,即之粘液狀、黃綠色或有血液。發病一天左右開始腹瀉。心肌炎型言論正確否?----自己查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