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川滇之地就因地處偏僻與外界交往極少,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但由於中原華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般的聯係。留給後人一個個未解的謎團。
在古蜀國有著舉世聞名的三星堆、金沙文化、以及傳說中的蠶叢魚鳧二王,人們至今對這些史料中隻有寥寥數語的地方懷著疑惑,直到四川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證明了古蜀時期人們所言的正確,但隨之而來的又有著無數不解的謎團。因為地處祖國西南,且處於崇山峻嶺之中,李白曾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在雲南有著不遜於古蜀文化的謎團,其中最讓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撫仙湖了,在雲南澄江,有著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曾流傳了七個最難解的謎。
謎團一:撫仙湖下存有天然人體庫?據曾經潛入湖底的潛水員透露,撫仙湖湖底屍體數量龐大,水下屍體均呈現傾斜狀,男屍前傾,女屍則向後仰,並且隨著水流自然運動,如同活人一般。
謎團二:湖中存有大魚?撫仙湖裏麵的大魚,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魚,有人說:有一次乘船過撫仙湖,到尖山時,狂風大浪,不遠處看見一個像船一樣的東西,仔細一瞧,卻是一條大魚的背脊。
謎團三:水底建築?當地盛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古代的時候,撫仙湖的所在地是一個很大的壩子,在壩子的裏麵,有一個繁華的城池,後來一場大水將這個壩子全部淹沒,從前熱鬧非凡的城池從此沉入水底。
謎團四:航空禁飛區?抗戰時期,一架國民黨的飛機,當時本來已經準備降落在呈貢機場,不想偏離航向,鬼使神差地撞到撫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最後造成機毀人亡。20世紀80年代,我軍一架軍用飛機在飛到撫仙湖上空的時候,因儀表失靈,最終導致飛機失控,墜入湖中……類似機毀事件發生多次。後來,撫仙湖被列為“航空禁飛區”。
謎團五:驚現光環?1991年10月24日,這天正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日,村民張玉祥等人乘船到湖中捕魚,卻驚奇地發現湖的中央部位冒出了一個發光的圓盤,相當耀眼奪目。
謎團六:孤山鮫宮?據民間傳言,孤山下麵有龍宮,還有許多的洞,撫仙湖的魚常常跑去遊玩,可是洞口太小它們身子又大,每次進去就出不來了,最後永遠地待在裏麵。
謎團七:界魚石?在撫仙湖與星雲湖中間的隔河上,有一塊“界魚石”,從撫仙湖遊來的抗浪魚與從星雲湖遊來的大頭魚,每次遊到此處又各自回遊,形成“兩湖相交,魚不往來”的奇觀。
這些謎題都有為原本就有著神秘色彩的古滇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川滇的交界處。
那是位於雅礱江和金沙江交界的地方,在《山海經?海內經》中這麼記載“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麵、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中期,這個年代正是思想解放的年代,以前人們認為死者為大,不可以隨意開啟墓葬,以免驚擾了亡靈,但那時正處叛逆期的我,為了和家裏那個老家夥的反對,選了考古係,作為一個山村裏出來的孩子,不懂得要夾起尾巴做人,我得罪了一個頗有權勢的同學,在分配的時候就被發配“邊疆”。臨走前還送我一張火車臥鋪票,意思叫我滾蛋,看到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又沒有臉麵回家見老頭子,況且那個年代能坐起臥鋪的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就和現在的飛機頭等艙一樣,不坐白不坐,於是我背起我不多的行囊,乘上了前往祖國西南部的火車。
在火車上,我卻遇到了一件怪事,我在火車上是上鋪,以我的性格要做幾天的火車,我是不可能就坐在上鋪打發時間,我坐在下鋪和人聊天,其中有一位姓李的老先生,約莫四十的樣子,他說他是渡口考古研究所裏的人。我看他的穿著打扮比較新潮,還提了一個有獨特青邊花紋的黑色手提箱,他和我都有同一個目的地,都是那家小考古所裏工作的人。
在路上我和他相談甚歡,他和我說了一些工作上要注意的事,比如鑒定文物有什麼注意事項啊一類的。當時我就好奇問道:“李老,我們所裏有些什麼主要的活啊。”
他嗬嗬的笑道:“年輕人不要那麼著急,要腳踏實地,從基礎弄起。”
然後就對我說了一大堆,我隻弄懂了一件事,那裏沒有墓可挖,沒有文物需要複原、甚至連需要堅定的文物都沒有。那裏的人都是六十年代,建設鋼城而來的,根本沒有什麼曆史遺留。唯一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以後見此地懸崖峭壁,草木不生,仰天歎曰:“此地糧草無補,屯兵險矣!急忙撤兵而回。”我直接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