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用製度保障執行:執行要有製度為其保駕護航(1)(1 / 3)

製度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基石。世界上很多知名企業成功的案例無不說明:製度是執行之母,製度為執行保駕護航。

好的組織必然需要一支高效執行的團隊,更需要有精細化的企業管理製度為其做保障。因為企業管理不到位,就會阻礙企業決策的執行,而健全的管理機製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將管理做細、做到位,可以消除企業運營係統中的不足,使執行更有保障。

製度是執行之母

“製度”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成員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漢語中“製”有節製、限製的意思,“度”有尺度、標準的意思。結合起來表明製度是節製人們行為的標準。

製度就像一把標準的尺子,它時刻衡量著領導和員工的行為,決定著公司企業的發展。任何一個成功的機構、組織背後,一定有它們規範性與創新性的管理製度作為支持,規範性地管理著日常活動,保證著生產、經營流程和效率的實現。一個有效的、合理的,適合公司、企業發展的管理製度,能規範員工行為,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形成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在正確的管理製度下,可以大大地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規範化的作業流程與員工工作行為,將有助於形成一個融洽、競爭、有序的工作環境。

凡是成功的公司、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公司、企業經營管理製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經營管理製度,對公司、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缺點和錯誤。我們可以用健全完備的製度去約束人們錯誤的思想,彌補少數人的失誤、大意帶來的惡果,避免個人的錯誤造成團體的全盤皆輸。

如果一個企業重視製度的建立和修正,並且同樣重視製度的執行和監督的話,相信該企業一定是個成功的企業。要把企業做大做精做好,就要建立實際、可行的製度。並且,有著非常保障的監督體係和靈活的製度變更流程。人都是有弱點的,有私念,有目光短淺的時候。成功企業的員工們未必個個對企業絕對忠誠,也未必持有主人翁意識。但製度可以彌補這些人性的弱點以及拉近員工和企業之間的距離。製度的執行需要不折不扣,監督體係需要剛正不阿,製度需要透明直接的保證執行力的提升,絕對不能“留白”。

製度的製訂必須科學、合理,然後再去大力的執行。管理者鞭策管理製度一定要嚴謹,要經過認真地論證。一個不嚴謹的製度朝令夕改,會讓員工無所適從,這樣導致的後果是即使真有好的製度、規定出台時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當然,良好的製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有生命力的製度必定是在不斷變化的,是在漸進趨向企業發展需要的。

一些企業通過各種考核製度來檢驗員工的能力,達到改善公司執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與願違。公司每下一個製度就是給執行者頭上戴一個緊箍咒,也進一步增加了執行者內心的逆反心理,導致員工敷衍了事。使公司的規定流於形式,說不定連有些本來很好的規定也受到了牽連。所以,公司在設計相關的製度和規定時,一定要實用,有針對性,而且合理。

另外,在製度執行上切忌隻喊口號不做實事。再好的製度也應該建立在執行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否則就是一紙空談。事實證明,製度製定以後關鍵是執行,再好的製度,沒有人去執行或執行力不到位也是沒有用的。有的公司製度製定得比較完善,並把製度編製成冊,可是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就變了樣,製度製度後並不等於達到了管理的目的,關鍵是通過製度實現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並在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相關的製度。製度本身不折不扣地被執行,是公司正常運作的前提。製度是規範約束員工行為的好幫手,隻有有效的製度才能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行。

三國時期,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殺人的權力在他手上,當然,他可以選擇不斬。但是馬謖還是被斬了,因為諸葛亮認識到:馬謖被斬雖然讓蜀國失去一員幹將,但是軍法一旦被視同兒戲,所造成的後果將更惡劣。公司的製度如同諸葛亮的軍法,必須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公司的製度一旦不被重視,很可能會一步步走向失控的邊緣。執行力也日漸衰微。公司製度能否被不折不扣地執行直接影響著公司執行力的強弱,反過來,公司的執行力越強公司的製度就越能被貫徹。

“水桶理論”已是老生常談,任何一個環節太薄弱都可能導致整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滑坡。因此,聯係到我自身來說就是要做到接手的事必須按時、按標準完成,不能完成沒有任何解釋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檢查認定完全沒有錯誤再上報,不要等檢查出了破綻或漏洞再辯解。把小事做細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製度是執行之母,在新的曆史時期,要推動企業發展,沒有與之相適應的製度創新不行,沒有好的製度執行不力更不行。製度執行與製度創新兩者都不可偏廢。在某種意義上說,製度的執行力,同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的“軟實力”,它是一種對規則、製度的高度認同、忠誠與敬畏,是製度文化的核心。有了製度執行力的強大,才會有製度創新生命力的強大。